厭學是很多孩子都會出現的心理狀況,尤其是初高中階段,更是厭學的高發期。但是家長要想減少孩子厭學情緒的產生,就必須要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然后再針對問題,積極引導。
孩子突然不想上學了是怎么回事
1、從學習中無法獲得成就感。有些孩子之前非常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他們在學校沒有得到老師的肯定,在家里的努力也沒有被家長看見,就會產生“無論我怎么努力還是不能取得好成績”,“學習是我永遠無法攻克的堡壘,學了還不如不學,學也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等念頭”等負面情緒。
2、學業的壓力。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初三,高三的階段,因為要面臨中考高考,需要復習的功課太多,每天有寫不完的作業。
而學校和老師,每天都會用各種方式給學生施加壓力,有些是真正為了孩子好,有些則是為了升學率。有些孩子承壓能力差,當達到他自己的極限值時,他就會崩潰,然后選擇退學來逃避。
3、同學之間有矛盾。每一個班級,都是一個小小的“社會”,在這個班級里,有統治者,有受害者,有的孩子在學校里會受到排擠。尤其是一個寢室,一個班級,如果大家孤立一個人,那么這個人會生活得非常煎熬,這些只有經歷過才能懂。
4、焦慮。孩子的內心世界永遠不會被大人理解,但如果你不理解,你可以慢慢分享你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經常考慮我們大人不能理解的事情,所以他們不想去上學。可能是孩子考慮的比較多,比如學習成績,和老師同學的交流等等,這些都是對孩子幼小心靈的考驗。
5、忽視或高壓的教育方式。有的孩子缺乏關愛,社會支持系統薄弱,往往會采用一些極端的方式來尋求關注,獲得關愛。
而有的孩子是在長期的高壓教育下長大,家長管教嚴格,對成績過渡關注,平時對孩子缺乏肯定,甚至動不動就對孩子發脾氣。長此以往,“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孩子其實是在用這樣的方式對家長發起控訴。
孩子厭學的表現有哪些
1、回家總說“真累、真煩、煩死了”。有些以前很喜歡上學、上學很自覺的孩子,現在上學前總是拖拖拉拉,放學后喜歡說:上學沒意思,真不想去上學;回家后總是說:真累,真煩,煩死了;嘴里一邊這樣說,但是每天都還能夠堅持按時上學,這時候,孩子可能出現了厭學的苗頭了。
2、失敗合理化。有些孩子,往往會把自己在學習上的失敗和不足,歸根為各項標準不合理,比如,不應該讓我考那么多分,不應該讓我做這種題等等,讓自己的失敗變得很合理化,來安撫自己的受挫感,讓自己避免強烈的內心沖突。
孩子不想上學了怎么辦
減少孩子在家的樂趣,制定約束孩子習慣的規定。孩子不想上學是因為他們覺得家是個更好的地方,家長可以想辦法,讓孩子放學回家的這段時間變得無聊。嚴格規定孩子看電視、玩游戲的時間,一旦孩子知道在家的日子不是玩耍的日子,他們很可能會渴望重返課堂。
幫助學習,讓學習變輕松。厭學的學生大部分學習成績不好,在學習上家長與老師一定要給予更多的幫助和支持,可以幫其指定簡單易行的學習計劃,運用一些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及時督促和指導,都能對其學習起到很有效的提升。
循序漸進。一定不要操之過急,不要期望學生短時間內有很大改變和突破。要循序漸進,否則更會令學生失去學習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