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孩子厭學的想想,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幫助孩子體會到學習中的樂趣,讓對自己的未來有一種美好的期望,在奔著自己的目標去努力,又能體會到一些樂趣和成就感,其自信心就會慢慢增加,對于學習中的一些痛苦也就不覺得是痛苦,好學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孩子為什么厭學?
初中孩子為什么厭學
1、迷失方向。孩子們從來沒有想過中考一旦考不上高中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所以迷失方向無所事事,如果孩子在初中沒有好好學習那么就無法進入高中繼續上學,因此對于進入初中的學生,家長一定要把中考的重要性告訴孩子,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責任就是一定要考上一所高中哪怕是普通高中。
2、沉迷游戲無法自拔。孩子沉迷游戲無法自拔,每天都想以各種借口鉆空子玩手機,導致孩子越來越喜歡游戲越來越討厭學習。
3、家長不關心孩了帶來的負效應。有些父母由于過分埋頭于自己的事務,從不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既不督促又不檢查,任其發展,然而當孩子交上了極差的學習成績單時,他們就大發雷霆,非打即罵,結果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也有些父母只關心孩了是否取得了好成績,但對獲取好成績的過程、途徑則采取漠然的態度,對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也無能為力,只是耍求孩子如“填鴨”般地伏案學習再學習,結果使得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4、缺乏情感交流。初中學生缺乏情感交流也是其厭學原因之一。有些學生由于家庭變故,父母長時間外出打工,父母離異,情感孤獨,在家得不到父母的疼愛,在校由于口卑心理,不能與老師及時溝通,由于性格孤僻,與同學也不能很好的交流。
而學習本是辛苦的事,是很難起到情感補償作用的,因而他們往往在社會上廣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追求刺激,以求獲得心理滿足來彌補家庭情感的殘缺,這樣極易導致厭學現象的發生。
孩子厭學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呢
1、幫助孩子樹立信心。觀察他們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良好、積極的學習態度,并適當地給他們一些肯定,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學會發現自己的閃光點,這樣,他們就能夠接受自我,并且認識到自己是有能力學習好的。并且挖掘一些他們的興趣,參與各種活動,并從中品味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進一步樹立信心,告別厭學的心理。
2、幫助孩子建立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會使得中學生在學校的情緒變好,致使孩子上學輕松。與同學之間保持合適、舒服的關系,與老師建立一個平等、融洽的關系,多和同學玩耍,交流,多向老師溝通、請教。
3、剔除不良愛好。比如有的孩子原本學習成績挺好的,但突然間急劇下降,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發現孩子愛上了手機游戲,對手機游戲特別上癮,娛樂總比學習容易,那么孩子選擇的肯定是娛樂,所以父母要剔除孩子的不良愛好,玩游戲不能說完全杜絕,但是成癮一定要杜絕的,這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業。
孩子厭學的表現
1、經常遲到曠課。孩子上學遲到一次兩次可以說是意外,但次數多了,家長就要提高警惕,不要不以為然。尤其是曠課與逃學,這肯定就是對學習沒有興趣了,想要逃避學習。
2、注意力不集中。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在家中,孩子在學習時經常走神,注意力常常不能集中,不是東瞧瞧,就是西望望,這恰恰是厭學的一種表現。
3、應付作業。這樣的學生把作業作為一種使命,完成這個任務,我可以玩,所以往往是應付交差,能少做一題,決不多做半題。 甚至上網查詢、打電話問同學,或直接抄答案。所以家長應該多抽空來陪孩子進行學習,做好家長的榜樣,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學習的樂趣!
4、情緒變化大。打開一本書說累,有時候會頂撞父母,有時候在家抱怨老師。 回家后,孩子總是說他不想去上學,“真的很累”,“真的很煩人”,“無聊到死”,如果孩子總是把這些話放在嘴邊上。家長要主動與孩子溝通,關系孩子的心理狀況,詢問孩子最近的學習情況,的學習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