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階段的學習相對輕松,缺少緊張的氛圍,沒有學習的緊迫感,到了初二之后,知識加深,所學內容增加,孩子自然很容易陷入厭學的境地。此時家長要適當降低要求,不要讓孩子負重前行,健康的心態才是重中之重,相信孩子經過思考會早日回歸到學習的最佳狀態。
我孩子才初二就厭學怎么辦
1、培養初二孩子的正確交友觀。厭學的孩子里絕對不乏受到“壞孩子”的影響的,初二的孩子正是青春期的最好時光,玩心大是很正常的。但是玩歸玩,不能耽誤了學習。
自己的孩子天天出去玩,甚至還會出現夜不歸宿的現象。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培養孩子的交友觀,多交一些正能量的朋友,只有交那些負能量的朋友才會容易出現厭學的現象,只想著玩。
2、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多理解和包容孩子。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家長都不應該輕易放棄孩子,要始終讓孩子看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當孩子成績下降,學習動力不足時,家長更要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主動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給孩子一個寬松的環境,讓孩子能放松心情,以輕松的姿態去面對學習。
3、及時的尋找對策。不去學校的原因很多,有的是不喜歡讀書,有的是不習慣校園生活,有的是害怕老師,不管是什么原因,問清楚后那就尋找合適的方式解決,通過溝通,給孩子講到道理來循序漸進的勸解孩子。
4、幫助孩子提高對學習的興趣。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了,不用家長督促,孩子也會主動的去做作業;如果是因為不會,那么就需要家長耐心的給孩子講解,或者幫助孩子報輔導班。
5、讓孩子明白學習的意義。孩子有時候不愿意學習,很多時候是不知道學習對他來講有什么作用,帶他到工地搬磚,陪他撿廢品,讓孩子感受不學習可能會去的工作地方,帶著孩子去實踐,要讓孩子明白,學習與不學習的區別在哪里。
初二孩子為什么會出現厭學情緒呢
1、孩子缺乏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自我學習動力不足。很多初中生認識不到學習對于自己人生的意義,因此對于學習顯得動力不足,再加上平時在學習中得不到老師和家長的肯定,因此很多初中生,特別是在初二,產生了對課程的不適應,對老師授課的抵觸,形成情感的外泄,因此形成厭學情緒。
2、父母家庭教育方法方式的不正確。每個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自己的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孩子成績不好就棍棒相加,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扼殺孩子學習的興趣,使孩子長期學習壓抑,從而產生厭學的情緒。
3、現有學校教育體制的影響。不少學校只以追求升學率為主要目標,很難針對厭學學生特點進行教育。隨著時間加長,考試次數增加等因素,使一部分學生不斷產生新的學習困難,導致更加厭學。
初二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1、感受學習的輕松快樂。制作學習計劃表,每天完成了就標記,挑選專題講解比較多的參考書和習題集,自己練習過的卷子和習題集放在自己眼睛可以看見的地方。讓自己學習時有成績感和滿足感。
2、調整學習次序。在家的時候,不要一開始就做作業直接,先復習老師在課上所講的內容,達到對所學的基本知識、概念熟練掌握。不去攻克難題,從基本習題做起。學習35分鐘到40分鐘以后,一定停下來,讓自己的大腦充分休息。休息時可以聽一些輕音樂放松。
3、自我做到高效學習。除了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做筆記以外,每天從自己感興趣的科目開始學起,不聽音樂做題目,不在電視機開著的同時做題目,“躲在”自己的書房自我學習,盡量不受外界的干擾,學習時不做一些無意義的舉動事,科學安排學習中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