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是孩子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逐漸定型的重要過度階段,然而一些家長沒有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導致孩子無法獨立面對學習,對學習產生厭學情緒。這一時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長關切的眼神、真誠的鼓勵和熱情地幫助。
孩子二年級不想上學該怎么辦
1、了解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孩子厭學可能與學校有直接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必須弄清學校里有什么困擾孩子的問題。如與同學、老師和的社會關系不好,不能適應學校的要求,缺乏,上學太小不夠成熟等。
2、充分利用孩子的興趣。首先父母一定要對孩子的興趣有所了解,然后根據孩子的興趣來給孩子推薦一些相關書籍,在他們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之后再告訴通過這種方法能夠讓他們在未來發展自己的興趣帶來哪些幫助。
3、用恰當的方法讓孩子產生自信。如果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遭遇太多的挫折,就會對學習產生厭煩的情緒,但是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取得非常不錯的成就那么也會讓他們產生自信和成就感,甚至會因此而愛上學習,這就要求父母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一定要適當引導。
比如父母在孩子剛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可以給他們定下一些非常容易實現的小目標,在孩子實現了小目標之后對他們進行夸獎和獎勵,這都能讓孩子的自信心得到提升。
4、提高孩子自控力。家長更應該從自身找原因,幫助孩子找回自控能力。應該孩子獨立完成的,必須讓孩子自己完成,不可代勞,應該讓孩子按時完成的,一定按時完成,同時伴以鼓勵、表揚和適度懲罰,讓孩子逐漸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促進孩子的自律性和自控能力。
孩子二年級厭學原因
1、孩子貪玩不想學習。這類孩子,相對于學習他更喜歡玩,希望有更多的時間去玩耍。
2、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這類孩子還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他除了不想學習,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3、學習受挫失去信心。有的孩子雖然入學不久,但是由于沒有掌握學習方法,不會學習,進而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可能已遭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罵。長此以往,小孩學習越來越沒有興趣,慢慢地就產生厭學的情緒。
二年級孩子厭學跟父母哪些行為有關
1、過分溺愛。好多學生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責任,對孩子放任自流。或把教養孩子的責任轉移給爺爺奶奶。老人疼愛第三代,往往比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顧,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長輩照顧太多,過分溺愛孩子,這些小學生的依賴性強,懶惰思想嚴重。
導致這些學生缺乏責任心與自制力,上課自由散漫,獨立性較差,把不良的生活習慣帶到學習中來。久而久之,學習自然跟不上了,越是跟不上,越是不愿學習,形成了惡性循環。
2、挫傷學生自尊,誘發學生的厭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做父母的抱怨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是因為不用功,貪玩,作業老不做。還有得家長對學習有著不正確的認識,認為讀書就是為了考大學。
于是常在孩子面前說:我以前也讀不得書哦,我的孩子也不是讀書的料。孩子們聽了,也認為自己笨,讀不得書,從而產生自抱自棄的心理,不想學習,貪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