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的學習壓力相比較于小學來說,會大一些,如果孩子不能及時習慣初中的學習生活,那長時間下去,就會產生厭學心理,所以身為父母,有責任在此時幫助孩子樹立好學習的信心,協助他們重新點燃對學習的熱情。
7年級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
1、查找原因。孩子剛上初一就不想上學了,有可能是因為感覺壓力比較大,或者是在學校的時候和同學老師之間發生了不愉快,要了解到具體原因后做調整。
2、生活鼓勵。家長要在生活當中做出改善,多給予孩子鼓勵,不能長期打罵和強行管制,通過不斷的溝通和交流能有所改觀。
3、心理疏導。孩子剛上初一就不想上學了,同時也需要做心理疏導,很可能是心理方面的問題,通過專業醫生的心理疏導,可以找到最新的解決方案。要和孩子交朋友,理解、體諒孩子。
4、如果孩子學業上有壓力,要鼓勵孩子樹立正確的目標。鼓勵孩子去克服困難、幫助孩子培養學習的興趣、找學習的方法,來適應新的課程的轉變。幫助孩子適應新的環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鼓勵孩子交朋友,也可以創造孩子交朋友的機會。
5、家長也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家庭環境。父母要創造溫馨的家庭環境,周末可以一家出去運動、郊游,增強父子或者母子的感情。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千萬不要責罵、諷刺、譏笑孩子,學會傾聽、多理解。
7年級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1、心理因素。因為學習是一種需要調動大腦能量,運用注意、記憶、思維解決問題的過程,任何心理因素影響了大腦,都會影響學習效果。最常見的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其基本缺陷是大腦前額葉發育不良,注意力不集中、計劃性差。
2、習得性無助感。習得性無助感即學生對學習成敗的態度問題,學生的學習當然存在成功與失敗,但如何對待成功與失敗往往對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學生經常看到的是學習中的失敗而沒有成功的希望,這時就會降低學習熱情,喪失努力學習,爭取優異成績的自信心。
3、期待與誘發的阻斷的心理動因。心理研究表明,學習成就感強的學生,認為自己滿足教師的學習期待后會得到來自于教師的肯定評價,因而他們便會努力學習以取得優異的成績。
由于失去了教師的學習期待,他們在課堂上通常不被指答問題,在沒有這一外力的作用下,這些學生便不會積極主動地對教師的提問進行思考,這樣學習成績也就不會得到提高,同樣更不可能得到來自于教師的期待和學習的誘發。
知道孩子厭學后,父母應該怎么做
1、控制好心情。家長知道孩子厭學之后先不要著急打罵孩子,用言語去跟孩子進行溝通,找出孩子的厭學原因,對癥下藥才是真正能處理問題的方法。言語上的溝通是比行為上的溝通作用要更好的。學會與孩子談談心,試著去了解他們心情,然后再進行引導。
2、加強溝通。初中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存在叛逆心理,家長可添加與孩子溝通的時間,或尋求孩子朋友及教師的協助,輔助排解孩子的不良心情,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改變孩子對上學的態度。
3、了解與容納。孩子越是抵擋的時候,爸爸媽媽越需求有平靜穩定的心態。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應該給予更多的了解,而不是用正確和錯誤來評判孩子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