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沒有提前做好孩子的幼小銜接,導致孩子升入一年級后,很貪玩,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嚴重的甚至出現不肯上學的想法。此時,家長一定要注重疏導孩子。
小學一年級不肯去上學怎么辦
1、耐心地輔導孩子學習。一年級的孩子出現厭學情緒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學習上遇到了比較大的困難,學習自信心受到打擊,進而失去學習興趣,所以,家長要耐心地輔導孩子學習,幫助孩子重拾自信,獲得成就感。
2、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一年級的孩子出現厭學情緒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不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上課時不能認真聽課、積極舉手發言,放學后不愿意復習功課、寫作業。出現這些問題的孩子往往會受到老師或家長的嚴厲批評,進而產生厭學情緒。
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一方面要教會孩子如何認真聽課,不僅要仔細聽老師講解的知識點,還要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另一方面要督促孩子回家后盡快復習當天所學的內容,尤其要做到今日事今日畢,把當天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掉,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堅持陪伴。每天由孩子最喜歡的人送他上下學,并在校門口多鼓勵孩子,讓他有一個學習的好心情。孩子放學回家后,陪伴孩子一起完成家庭作業,給孩子講勵志故事。
4、提起孩子對小學的興趣。在溝通談心的時候,家長可以講一講從幼兒園到小學這是一個必然的成長過程;講一講幼兒園和小學生活不同的快樂在哪兒;講一講到小學后會戴上鮮艷的紅領巾,會交往更多的好朋友,會學到更新鮮、奇妙、有趣的知識。
一年級孩子不肯去上學的原因
1、孩子上一年級之后,有了明確的學習任務要完成,對比幼兒園肯定負擔加重了,對學習沒有興趣,可能不太想上學。
2、上課坐不住,一年級,老師和學生的關系緊張,孩子常常表現為沉默寡言,不愿去上學;在校聽不懂老師講的知識點,孩子覺得無法聽懂,從而拒絕聽課,對學習產生抗拒。
3、人際關系不佳,一年級,學校的老師和學生之間頻繁出現沖突,會讓孩子厭學,如果孩子在學校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嘲笑,或同學的嘲笑,就很可能會出現厭學的表現,這時候就需要家長正確引導了。
如何培養一年級孩子學習習慣
1、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家長要給孩子營造安靜的學習氛圍,家長盡量少看、不看電視,當著孩子的面不要玩手機、打游戲,多看書,陪著孩子一起學習,給孩子一種安靜的陪伴。
將孩子學習的環境整理好,移除和學習無關的物品,避免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東摸摸、西碰碰,有主意孩子聚焦學習的內容。
2、認讀訓練。很多孩子都會存在寫作業讀題的時候,審題不清,快速帶過,錯過關鍵信息的問題,對于這種情況,需要反復的訓練孩子的認讀能力。具體的做法就是讓孩子在閱讀的時候,用手指著一個個的念出來,習慣了之后,慢慢換成默念的方式。
在孩子做題的時候,讓孩子用筆將每道題的重點關鍵詞圈出來,養成圈讀的習慣,有助于孩子讀題的時候提高審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