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上學可采取的開導的方式:1、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幫助孩子融入新環境,結交新朋友;2、家長要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要保持絕對的耐心;3、問清楚孩子不去上學的原因,不要帶著情緒教育孩子;4、不要替孩子承擔責任,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賴;5、不要過度保護孩子,要適當給孩子挫折,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孩子不上學怎么開導
1、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不愿意去上學一定是有自己的原因的,有的小朋友不適宜新的學習環境,不敢和小伙伴接觸,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多接觸外面的食物,時間久了孩子也就不會抗拒上學了。在上學前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慢慢進行引導,和孩子達成共識,讓孩子知道上學的重要性,同時讓他發現學習中積極的一面。
2、要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換位思考,去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感受和情緒,而不是急于用安慰、哄騙、強迫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當我們理解了孩子的感受,接納了孩子的情緒,當我們表現出更多的耐心時,你就會發現,你以為的那些問題已經不是問題,孩子可以自己去面對,自己去解決了。相反,我們安慰,我們哄騙,我們強迫,只會讓孩子覺得不被理解,會更焦慮。
3、問清楚孩子不去上學的原因
很多父母一聽到孩子不去學校就心急,不問青紅皂白地逼著孩子去學校;在父母眼里學習是第一位的,其他都不重要。這樣情形下,孩子會非常逆反,你讓我去,我偏不去。不要心急,既然已經如此,就要慢慢來,千萬不可帶著情緒對待孩子,讓孩子感到不安,加劇孩子不去學校的心理,學會制造安全感。
4、不要替孩子承擔責任
對孩子的失敗,該是父母的責任父母承擔,不是父母的要孩子自己承擔,要把以往父母替孩子承擔的責任轉到孩子身上,如果父母一直替孩子承擔責任,那孩子就永遠不能自己承擔責任;同時,即便孩子宅居在家,也要對孩子設置界限,那些能做,那些不能做,那些自己做,父母不必代勞,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此點很重要,不可忽視。
5、適當給予孩子挫折
孩子不去學校,不到外面活動,害怕接觸社會,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父母太包辦孩子的事情,過度保護孩子,不讓孩子受傷害,結果導致孩子適應能力差,不會與人相處,承受挫折的能力低;家長不要過于擔心,要放手讓孩子去闖,學會在遠處默默地關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