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認識不到學習的意義,始終認為學習無用,這樣的想法會導致孩子早早的產生厭學情緒。此時家長要引導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才能改變孩子的學習態度。
我的孩子不上學了怎么辦
1、帶孩子體驗農田生活。現在的孩子普遍都脫離了真正意義上的農村生活了,對于我們吃的蔬菜和大米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來的。跟他們說再多以前我們父輩的生活,也是不懂。也不會明白“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
不如就讓他們去到農村,鋤草、耕地、下種、灌溉,讓他全程獨立參與,讓他真正的體驗到農耕的艱苦。如果沒有知識的武裝,就不會有機械化種植的進步。讓他意識到上學的幸福和重要,這也許就是治“熊孩子”最好的武器了。
2、帶孩子體驗環衛工人的艱辛。如果要說這個社會上最辛苦的職業,那環衛工人肯定是榜上有名的。每天天不亮就要出現在各個大街小巷里,無論刮風下雨,總是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如果孩子太過于養尊處優,壞毛病太多。
不妨讓他體驗一下環衛工人的辛苦,凌晨將他叫起床,帶他到街道上,對街道進行清掃處理,相信幾天后,那些拖拉喊苦不愿意早起上學的孩子,就會在鬧鈴響了之后,乖乖起床了。
3、帶孩子去貧困山區體驗艱苦的環境。現在的孩子上學都是車接車送,很難想象世界上竟然還要小朋友上學要翻山越嶺的走上十幾里地,花上一兩個小時。在一些偏遠的貧困山區,這樣的一個現狀就是真實存在的事實。
如果孩子覺得上學太辛苦,可以讓他到這種地方看看。跟著他們走一走山路。體會到這群孩子對于知識的渴望,親身感受到差距,才會喚醒孩子內心徹底的進取心。
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有哪些
1、學習跟不上,壓力大,逃避上學。從小學階段低年級到高年級,直到中學,學習的課程增多,要求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學習難度也越來越深,差距就明顯拉開。當孩子學習跟不上的時候,淪為所謂的“差生”、“學渣”時,自尊心會受挫,產生自卑、消極的心理,從而逃避上學。
2、遭受校園霸凌。校園霸凌是最常見的語言和肢體傷害,一般來自老師和學生,表現為歧視、排擠、嘲笑等,這些霸凌行為嚴重傷害孩子的身心健康,直接導致孩子不想上學。
3、家長引導錯誤。如今,孩子的的學習壓力很大,特別是初中生和高中生,而家長又望子成龍心切,一旦發現孩子學習成績下滑,就容易對孩子發脾氣,指責孩子的不是,常拿其他孩子作比較,這樣的錯誤引導方式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時間長,孩子就不想上學了。
孩子不想上學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放下架子,與孩子心平氣和的交談;
二、了解孩子不愿上學的原因;
三、對癥下藥就事論事地分析和解決困擾;
四、闡明上學的意義和必要,天大的原因也得去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