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上學可采取的措施:1、家長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鼓勵孩子,緩解孩子的上學情緒;2、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養成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3、改變家庭教育觀念,不要溺愛孩子;4、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尊重孩子的想法;5、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讓孩子能夠盡快適應學校生活。
孩子怕上學怎么辦
1、多和孩子交流
為了讓孩子克服恐學帶來的思想壓力,父母一定要多和孩子交流,尤其是在開學的前兩天,父母可以和孩子談談新學期的打算,多鼓勵孩子。記住不要把學校描繪成可怕的東西,而要描繪成接受新知識結交新伙伴的地方,這樣孩子才不會感到恐懼。
2、糾正孩子不良習慣
在放假期間,孩子的生活十分懶散,看電視、玩游戲、玩手機,一般都睡得很晚,而且早上貪睡。在開學的前幾天,父母要給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規劃,讓孩子能夠逐漸適應上學的節奏,這樣才可以讓孩子更快的融入新學期的學習中去。
厭學是很多孩子都有過的一種心理疾病,對于這種情況父母一定要多理解,通過上面這些合理的途徑去改善,這樣才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克服心理障礙,更好的融入到學習生活中去。
3、改變家庭教養方式
父母對孩子生活的各個方面往往照顧過度,事事包辦,處處代替,使孩子從小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一旦離開了父母,沒有了父母的悉心照顧,他就會不知所措。孩子進入學校后不可能有人對孩子的生活如此細致的幫助,因此讓孩子產生了害怕心理。
4、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孩子怕上學,可又深知不上學不行,在孩子內心就產生一種矛盾,以求能“心安理得”地不去學校。如果家長就此滿足孩子的想法,會使孩子形成固定的思想意識,再想矯正就比較困難。所以,家長在確定孩子恐懼上學之后,就應幫助孩子重塑自信,多和孩子說話,支持她表達意見,說出自己的需要,并予以合理的尊重。
5、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
父母要留意孩子生活能力的培養,從穿衣、吃飯、做家務、到待人接物的基本態度,都要在言傳身教中培養孩子。孩子的每一個行動、思考和反應,都會在他的神經系統里留下習慣,他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就靠這些基礎能力。習慣好,學習能力自然強,智能發展和適應能力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