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遲到可采取的教育措施:1、家長要讓孩子知道準時上學的重要性,強化孩子的行為;2、給孩子做好計劃,幫助孩子能夠準時上學;3、父母要發揮積極作用,給孩子做好榜樣。
孩子上課遲到應該怎么教育
1、讓孩子知道準時上學的重要性
首先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無事不請假,是作為學生最基本的責任。這和工作的人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職責,做老師的要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一樣,都是最起碼的責任問題。孩子一定要樹立自己的責任感。其次跟孩子講講不準時上學的危害,父母還可以借著講故事說道理的方式,讓孩子深刻意識到遲到的危害。
2、幫助孩子能夠準時上學
你需要和孩子一起去了解從家到學校不同的方式需要多長時間,比如說開車多少時間,公交車多少時間,走路多少時間。這樣可以根據不同的出行方式來選擇出門的時間點。其次你需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表,從早上起床到穿衣、刷牙、吃飯等一系列事情后,要打出出門上學的提前量,至少要提前10分鐘,這樣比較從容。
3、父母要發揮積極作用
父母要以身作則樹立好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會直接影響孩子生活、性格中的種種。自然也包括時間觀念這塊,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父母經常也經常賴床、遲到,那么在你平時去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沒有啥太大的效力。
父母要嚴格執行懲罰措施。家長要在孩子不能按照約定出門,導致遲到的時候,明確自己的態度,告訴孩子他的行為是錯誤的,并且這種行為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社會里都是不允許的。
孩子不守時的原因
1、家長溺愛孩子
家長溺愛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為了保護孩子,出現不舍得讓孩子“干著干那”,比如說最典型的因為怕累著孩子;所以不讓孩子干家務活,這樣孩子漸漸就養成了懶惰的壞習慣,什么也不想干,就想住在舒適圈里,做事情能拖就拖,根據自己的心情看待時間,從不會主動的管理自己的時間。
2、沒有時間觀念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沒有認識到時間的寶貴和價值。孩子總覺得時間有很多,用不完,所以總是把事情往后退,把玩樂放在事情的前面,殊不知孩子已經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3、孩子自身的因素
這里自身的因素就是指孩子的性格,孩子在玩樂面前的表現。當孩子的性格就是比較慢,性子柔,做事慢慢悠悠的,那孩子會認為時間是無所謂的,因為他們不急,性格是孩子內化的習慣,所以他們就會不自覺的表現對待事物的態度上以及行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