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讀書可采取的引導辦法:1、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用自身的行為影響孩子;2、給孩子一個安靜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孩子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3、合理安排孩子的閑暇時間,做到勞逸結合,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4、心平氣和的了解原因,接納孩子,采取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
孩子不愿讀書怎么辦怎么引導
1、家長以身作則
孩子的習慣通常都是在平常的生活中養成的,他們愛模仿別人做事,尤其使父母。孩子看到父母做什么,孩子也要做。當然,要想使孩子養成讀書的好習慣,自然要從家長入手。家長要遠離手機,平常空閑時,自己先拿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閱讀,孩子當然也會照著家長的方法去做。如果孩子不愿意,那家長也有理由(爸爸媽媽在讀書要保持安靜)拒絕孩子,讓孩子去讀書。
2、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氛圍
常帶孩子去圖書館:“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應該不陌生。所以,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還可以帶孩子多去圖書館。因為在圖書館里,大家都在看書,安安靜靜的。這時,孩子也會融入到這種氛圍當中,拿自己喜歡的書,靜悄悄的讀自己的書。在離開圖書館后,家長可以一邊領孩子玩,一邊“請教”孩子的學習成果。
3、合理安排孩子的閑暇時間
合理安排周末時間,帶孩子去書店:周末大家都休息了,家長應該給孩子合理安排一下周末時間。比如,孩子的作業,帶孩子玩,帶孩子購物,然后帶孩子去書店買書。這樣,孩子不但會覺得很輕松,而且慢慢的也會變得做事有條理了。在書店,孩子挑自己喜歡的書買,但是,家長要記住,不要買的多了,一個星期看一本為好。這樣,孩子不但有了自己的任務,而且也愿意來書店了
4、心平氣和的了解原因
看看孩子的情緒,問問孩子在學校發生了什么事情?萬一是事出有因,一定要先悅納情緒,再解決事情。如果孩子只是因為覺得上學麻煩,出于偷懶和惰性,不愿意去上學,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堅持原則了。這時候家長應該不指責,不說教,不兇不吼,全然接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用巧妙的方式引導孩子。把主動權教給孩子,相信孩子都有解決自己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