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單純的怕困難、學習成績極差,對學習失去信心,厭倦學校生活,與老師、同學關系不和諧等類型的。這種學生要不就是特別頑皮、搗蛋型,要不就是特別孤僻型。這些學生就要用關懷、愛心去感化,用理解去支持,家長要和老師、他身邊的好友一起溝通后,一同與他交心、長談,切忌教導式、責怪式,用真心的鼓勵與信任讓他重新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和對學習、學校生活的興趣。
2、不想讀書,成績一般,自認為讀書不是人生的唯一,沒吃過苦、很少接觸社會的,單方面認為如果出了學校自己可以干很多事的。我們都知道高中、大學是人生進入社會工作的起碼的起點,沒有知識,后面的路會越走越難。我們可以在寒、暑假期間,讓他去找份兼職工作,生活費自己掙,讓他嘗試一下找工作、工作的辛苦,說不定他就能認識自己的錯誤,重新肯學的。我就有不少同學是工作一、兩年后又返較的,學習起來更加刻苦。
3、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對自己前程有規劃,自己又讀不進書,于是認為再學習下去是浪費時間的。這時家長就要挖掘出他的真實想法,如果他喜歡的行業,真的有發展的,如各種手藝、技術類的廚師、理發師等等,早點去學習也不為一條好出路,但如果發現他只是空想,那就要想辦法證實他的想法的不真實的,用實事打擊一下他,再勸他回校,等眼界再大些、再想其他。
總之、每個人想法不同,原因不同,關鍵是做家長或老師的我們,一旦發現他們的這種厭學情況,越早想好對策越有利于解決問題,要走心、肯花時間、肯深入了解,而不是簡單的責罵、逼迫、教導,做做表面的工作,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