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好動可采取的教育方法:1、家長要有意識的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幫助孩子糾正不良行為;2、重視孩子寫作業的時間,注意觀察孩子在此期間的表現;3、多跟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這樣做的原因。
孩子上課好動怎么辦
1、有意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為了減少孩子的好動,父母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學會在安靜的環境中做事。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畫畫、閱讀、運動等。一開始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再逐漸加長時間。平時多帶孩子去博物館等比較安靜的地方,讓孩子學會在安靜的氛圍中集中注意力。
2、重視孩子寫作業的時間
孩子在家寫作業時表現如何,課堂上也會有同樣的表現。如果孩子在家寫作業十分專注,不亂動、不分心,并且每天做完作業后再玩,這就說明孩子在課堂上也是這樣的。所以,在孩子寫作業時,父母要給孩子創造足夠安靜的環境,多加觀察孩子這段時間寫作業的表現。
3、多跟孩子溝通交流
平時多溝通多聊天,在學校發生的開心的不開心的事情 ,媽媽這邊要當朋友溝通。不開心的或者是被批評的事 ,我們要先同心理問一下小朋友這樣做的原因 ,另外針對原因給出引導方向。
孩子上課好動的原因
1、教育理解分歧
當父母之間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時候,爸爸可能會說“公有理”,媽媽會說“婆有理”這個時候很可能孩子會產生注意力不集中,因為孩子不知道遵從什么樣的標準,很容易被干擾。
2、過分溺愛
家庭中對孩子過分寵溺,這個時候會導致孩子缺少行為規范,就會很容易表現出來注意力不集中的行為。按常理在課堂上應該專心的坐下來聽聽課,在家里面孩子可能就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能在教室就是動動其他同學呀 ,和其他同學說話呀,孩子就會缺少行為規范,而這些一樣會導致他注意力不集中。
3、玩具和書籍過多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買太多的玩具和書籍,這也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當東西太多的時候,他也很可能被不同的東西干擾,可能孩子玩一個玩具 ,晚了幾分鐘就扔掉,很多的玩具就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在專心學習這件事上,就會被其他東西牽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