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成績不理想,平常也對孩子不管不問,甚至覺得和老師溝通感到難堪,有些家長覺得只要處理好孩子的“后勤工作”就好,功課和學習有學校和老師,沒必要在和其他科目老師進行溝通。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頭疼不已,又不知道如何和老師有效溝通來幫助孩子。那么,孩子成績差怎么和老師交流?
孩子成績差怎么和老師交流
1、家長和老師是合作關系,給予尊重
先要確定和老師的位置和關系。家長和老師是合作關系,在教育方面以老師為主,溝通以老師的意見為主。家長應 保持尊重的態度。明確用怎樣的心態與老師溝通,互相尊重才能良好溝通,實現雙贏。家長和老師溝通,目的是幫孩子提高成績。
2、要充分相信老師
對于老師來說,不管是孩子哪方面的問題,家長別先質疑老師的陳述,做法等。這樣家長有什么訴求或建議也不會得到老師的認可,不妨充分肯定和信任老師,建立起信任和親切感,這樣老師會覺得有這么高素質的家長,孩子一定不差。
3、結合家里的情況
家長與老師溝通時,要時常告訴老師,孩子在家里的情況是怎樣的,方便老師分析,同時也相當于家長給老師的反饋信息,這樣一來,可以讓老師更加了解你的孩子,針對孩子的性格有一套最好的教育方案。
4、和老師溝通不要只談成績
每次成績出來,也是老師接電話最忙碌的時候,其實家長一味的只與老師溝通孩子成績反而會讓老師有不小的心理壓力,首先,孩子的成績不光是靠老師一個人努力就可以提升的;其次,家長只關心孩子成績,卻不關心孩子在學校的日常生活和心理變化,孩子的成績同樣也得不到提高。
5、充分了解孩子,與老師談及孩子的缺點時注意方式方法
家長應該與老師交談時,對孩子的評價也是客觀而全面的。作為家長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況,比如:孩子的平時學習成績、性格特點、特長和愛好、優點和缺點等等。家長需要對孩子客觀點評孩子的優點與進步,也真誠地向老師提出其不足之處及改進辦法。坦誠地與老師交流,這樣就可以達到共同解決孩子問題的目的了。
孩子成績差怎么和老師交流,只要家長把對孩子的那份耐心、責任心充分地流露給老師,讓老師覺得你是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孩子,家長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并以平常心的心態和老師交談,就一定能得到老師的理解支持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