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告別拖延與懶惰,重在堅持與努力
根據某調查問卷顯示,成績不好很大的原因是懶惰成性和有嚴重的拖延癥,表現為做什么事兒都一拖再拖,比如寒暑假作業拖到最后一周、抄襲作業等,每一位拖延的孩子都有一個事無巨細的父母,所以作為長應該適當的放手,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對于不同科目學習方法的一些建議
大體上孩子們學習的內容可以分為文科和理科,對于文科類更在于平時的積累和閱讀,因此一定要發生朗讀/背誦好詞好句,培養語感;歷史和地理記憶點比較雜,可以通過建立學習框架,搭建自己的知識樹來整理。
3、在學校和老師面前為孩子爭取支持
當我孩子在學校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去學校與每一位任課老師見面告訴他們孩子遇到的問題,誠懇地說出我的希望,爭取老師為孩子提供更多的幫助。雖然學校和老師都會有各自的校規和執教方式,但是這樣的談話會讓學校和老師更了解家長,更理解孩子遇到的困境,會大大地幫助孩子得到更具有針對性的輔導。同時,我把每一次與老師的交談都看作是父母學習的機因為從交談的內容里,我找到了許多老師的教學方式和對孩子作業及學業的評估標準,回來后可以馬上和孩子一起“炮制”我們的學習策略。
4、做孩子的好伙伴
我和孩子在上學期間始終保持對話,無論孩子們遇到困難,還是取得新的成就,他們都會告訴我。每當孩子從學?;丶?我總會留出些時間和空間,來聽孩子說出自己對這一天的真實感受。有時他們會報喜,有時卻會報憂,但不要緊,我讓他們從自己的角度來講述他們的故事,為自己辯解。這樣的親子互動,會讓孩子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在家是有一份安全感的。而這樣的安全感對孩子來說,就是學習遇挫時的一個福地、一片安寧的森林,讓孩子能夠休息片刻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