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初中生厭學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讀懂孩子,全面評估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教育孩子要做到心中有數;2、理解孩子的厭學情緒,學會與孩子共情;3、與孩子制定合理可執行的短期目標,鼓勵孩子的進步,培養孩子的學習自信心;4、及時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幫助孩子走出厭學情緒。
怎樣改變初中生厭學
1、讀懂孩子
全面評估孩子在學習上的實際表現,家長力爭做到心中有數。如果家長確實想解決問題,就必須要讀懂你的孩子,否則,面對謎一樣的青春期個體,你很可能除了焦慮就是迷茫了。想讀懂孩子,就要從生活、學業、人際關系著手,因為每個青春期少年都是從這三方面發生內心與現實,以及與環境的沖突,才發生的心理“變異”。
2、理解孩子目前的心理感受,與孩子共情
家長可以明確告訴孩子,初中各學科的學習其實并沒有多難,要說難就難在這畏難情緒上面。而畏難情緒恰是源于自己不擅長做什么事,而偏偏又必須要做這件事。如果家長真有能力幫孩子做學習能力的分析,你后面的路就好走了。因為孩子這時從心里已經能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你所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會讓孩子被感動。
3、與孩子一起制定短期目標
對于厭學的初中生來說,有時并不是每一學科都厭惡,而是個別學科,因此,對家長來說只要集中注意力,和孩子一起來攻堅克難就行了。當與孩子一起分析出了某一門學科學習問題后,如果家長能通過陪伴式學習,你也具備輔導能力,那就和孩子一起制定短期目標,如拿某一章節做練手,通過陪伴式學習,讓孩子優先突破,則能讓孩子看到希望。而你則需要每天去不斷肯定與鼓勵孩子付出努力后的進步, 這會讓孩子不斷增強學習的自信。
4、了解原因,采取措施
初中是小學向高中的過渡階段,知識點比小學增加了很多,難度也大了,再加上要參加中考,不少孩子都感受到了學習壓力。有些孩子,因為在學習上遭遇了很多困難,長期情緒低落,漸漸變得厭學;也有一些孩子,因為考試成績經常排在班級靠后位置而變得厭學。
孩子厭學,除了學習上的原因,也有家庭、同學、老師等方面的原因。比如有些孩子長期受父母觀念影響,不喜歡學習;有些孩子,進入初中后與同學關系緊張,所以不想去學校,討厭上學。家長只有找到孩子厭學的原因,才能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