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作業不多,還要三個小時才能完成,真是個大問題,一定要盡快解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要找出作業遲到的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相信可以解決問題。時間管理是自我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執行此操作:
1、不要隨便肯定孩子的拖延
有些父母完全不會在意說話的方式,比如:“你能不能快一點,每次都是拖拖拉拉”,父母這樣的認定方式,孩子就會想,我就是拖拉你怎么樣,所以在面對孩子的拖拉行為時,父母不妨用積極的語言促進孩子的速度,比方說:“孩子,我們需要快點走哦,不然就遲到嘍。
2、不要強迫孩子改變習慣
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家長不能通過訓誡讓孩子馬上改變習慣,所以家長應該向孩子解釋拖延的壞處,然后再慢慢幫助孩子改正壞習慣,父母還可以通過獎勵的誘惑來誘使孩子改變他們的辦事效率。
3、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孩子寫作業容易跑神,三心二意不集中,讓很多爸媽大發雷霆,除了影響孩子休息,寫作業太慢也是一個不好的習慣。那么該怎么辦呢?
孩子做作業太慢怎么辦
1、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遇見孩子寫作業比較拖拉發呆的情況,家長要從小時候就是一年級就要給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家里有條件的,把孩子寫作業的那個房間,布置得盡量簡單,沒有玩具,在孩子寫作業的桌子上什么都沒有,除了必要的紙、筆、橡皮,其他都拿走。
2、作業分為三個區
一年級的孩子,在孩子回家后問孩子有哪些作業?然后根據孩子的內容難易程度,分成三個階段,先做簡單的,再做難的,最后是簡單的。你告訴孩子,如果你抓緊時間寫的話,20分鐘就能寫完,如果你在規定的時間完成的話,你就可以出來玩耍20分鐘,如果沒有完成就要減少玩耍時間。
關于孩子寫作業相信很多家長都有自己的體會,孩子做作業不積極,不認真,需要父母的積極引導,而不是以自己的觀點來強制孩子。父母以合理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做作業偷懶怎么辦
1、和老師溝通,了解原因。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差點,老師上課講的內容無法聽懂,作業完成有困難,別人十幾種的作業,他可能要做一個多小時,而且錯誤率又很高,這種情況只用打罵根本沒有用,孩子需要你在學習上提供一定的幫助。
2、要給孩子講清道理,知道做作業的重要性,同時加強督促管理,給孩子規定好要先做完作業才能做其它事情,家長要花時間陪孩子,如果只是罵罵你自己又出去玩了,讓孩子自覺完成,那是不可能的。
3、作業量要合理,想辦法提高做作業的效率,有的家長只想讓孩子多做作業,老師布置的作業還沒寫完,又叫孩子做這個做那個,孩子覺得作業老是寫不完,于是就學會偷懶了。作業不要多要精,也要讓孩子有休息的時間。
4、賞罰分明,給孩子定好規矩,什么時間段做什么作業,如果孩子沒有完成,就給孩子一點懲罰,如果能及時完成,給孩子一點獎勵,做到賞罰分明,言之有信。
現在很多孩子做作業都喜歡用手機查答案,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的現象,因為用手機搜答案可以不用動腦筋,這樣就會讓孩子的思考能力降低,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習慣,影響孩子的成績。
孩子做作業查手機怎么辦
1、不要過度焦慮
你能看到孩子存在的問題并且積極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很欣慰,有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的學習問題總是難以控制體內的洪荒之力,結果就是親子關系越來越糟糕,孩子的問題更嚴重。
比起孩子完全對做作業無感,孩子愿意主動去完成作業這本身就是一種好現象,拋開孩子喜歡用手機來查答案這個問題不談,至少你家孩子要去打游戲還知道先把作業完成,這就還有教育的余地,前提是你不要急,不要將孩子逼入死角。
2、不要蠻橫的沒收孩子手機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手機的功能也越來越豐富,不僅成人會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變得越來越重,小孩子更是如此,甚至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注意力也在手機上,這讓父母感到非常苦惱。
孩子做作業喜歡用手機怎么辦
1、讓他人收走手機。如果學生是住校生的話,可以把手機交給老師保管,走讀的話建議交給家長。手機對自控力薄弱的學生來講誘惑力是很大的,所以想要抵擋手機的誘惑,就一定要管好手機,沒辦法自己控制好手機的使用時間,就交給他人保管。
2、糾正孩子的意識。咱們首先要讓孩子意識到一邊做作業,一邊用手機的方法是不好的,不僅會降低學習效率,而且會在無形中浪費大量的時間。
3、引導孩子正確看待這些電子產品。各類電子產品作為科技發展的新事物,我們不可以讓孩子拒絕,但是我們必須引導孩子合理地使用它,更要讓孩子明白這些電子產品只是我們“學習和娛樂的一個工具”。
比如,當孩子需要手機完成作業時,我們要和孩子說:“現在是你利用手機完成作業的時間,完成之后一定要把它歸回原位哦”,這樣孩子在潛意識里就會覺得,自己只能用它來完成作業,不可以干其他事情,間接地也拉開了孩子和手機之間的距離。
作業拖拉是很多孩子都會犯的一個問題,但是為了孩子能夠更快更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家長要幫助孩子改正這一現象,讓孩子意識到拖拉對學習的影響,促使孩子改變。
7歲孩子做作業拖拉怎么辦
1、給出明確的時間期限。家長們在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最好能夠在任務安排中表明確切的時間期限。比如“今天晚上8點鐘,一定要把作業做完”,“9點半要去刷牙睡覺”等等。有明確的時間期間能夠鍛煉孩子的時間觀念,制造緊迫感,孩子做事情也更有約束力,更能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任務。
2、盡量減少外界的干擾因素。在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對于自控力、專注力比較差的孩子,家長就要注意排除掉一些會影響到孩子專注力的干擾因素。比如,給孩子一個獨立安靜的做作業的空間,拿掉桌子上的零食、游戲機,不要隨意打斷孩子做作業等等,這都能更好的提升孩子做事的專注力。
3、立馬執行,不要等待。對于一定要做好的事情,家長們應該要態度強硬一些,要做的立馬就讓孩子去做好,比如做作業就立馬去做,做完了再去做其他的事情,期間不要有任何拖延的空間。孩子真正行動起來,才能有對抗拖延的能力。
4、給孩子獨立自理的空間。我們會發現很多家長在孩子的生活中,都會有下意識的代辦和包辦的行為,本來是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家長卻會忍不住插手。而這樣只會讓孩子對父母形成習慣性的依賴,做事磨磨蹭蹭只想著家長幫忙做好,所以,父母一定要及時培養孩子獨立自理的能力。
孩子為了不做作業選擇撒謊,對于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首先要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孩子為什么不做作業;二是孩子為什么學會了撒謊,只有找出這兩個問題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的解決問題。
孩子沒做作業撒謊怎么辦
1、鼓勵表揚孩子,鼓勵和表揚是孩子很希望看到的,孩子的虛榮心是很大的,因為孩子想看到在乎他的人表揚他,孩子本來是對學習是沒有興趣的,但是孩子還是能控制自己去學習,家長表揚孩子的同時,孩子能感受到家長希望看到自己學習是家長在乎的和高興的事情,慢慢的孩子就學會控制自己約束自己。
2、讓孩子自己選擇,多給孩子些自己做選擇的機會,家長的獨行獨斷可以理解,但是孩子是有自己的思想的,孩子的在選擇的時候不管是對錯,家長可以教育孩子的選擇是需要孩子思考的。
家長多給孩子一些思考的空間,孩子不學習,需要家長讓孩子在學習和玩之間做時間的選擇,玩多久學習多久,不僅讓孩子有了選擇,還能讓孩子控制自己的約束自己。
3、對孩子做興趣的培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孩子遇到感興趣的事情就會直樂不思蜀的去做,興趣培養是一件能增加孩子注意力能力的事情,不僅可以讓孩子注意力能力提高,還會讓孩子的自制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