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著吃飯,慢慢穿衣,不停地做作業……孩子們混日子的習慣讓很多家長抓狂。父母知道這一點:你越焦慮,你的孩子就會越慢。許多父母說他們孩子的拖延是毀滅性的。那么,怎么解決初中生做事拖拉問題?
初中生做事拖拉的原因
1.缺乏時間觀念
孩子們拖延是因為他們不像成年人那樣有“時間緊迫感”。因為時間太模糊了,他們認為如果你不必為了更好的結果而快速做事情,那么慢慢做是可以的。
2.對某事不感興趣
積極做喜歡的事情,不喜歡的事情怎么拖怎么拖,慢,這是很多孩子的通病。當孩子對某事不感興趣,而父母堅持要去做的時候,孩子只是“磨時間”,敷衍了事。
大部分孩子升入初中后,都會進入青春期,孩子都會對異性產生一定的好感,很容易就會陷入戀愛。當發現孩子有早戀現象,家長沒必要如臨大敵似的想著怎樣去干預,只需要冷靜的思考如何跟孩子好好溝通就可以疏導。
發現初中生孩子談戀愛了怎么解決
1、家長控制好自身情緒教育。當家長們發現自己的孩子開始戀愛了,不要先激動的質問孩子,更不要直接就戳穿孩子,切記不要對孩子打罵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本就處于叛逆期,吼式教育不僅不會解決問題,反倒會激化和孩子之間的矛盾,破壞和孩子的親子關系。
2、學會換位溝通。父母與初中的孩子溝通,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試著去了解孩子的內心,反思自己在對待孩子的感情上是否缺少了什么才讓孩子去從別處尋求這樣一種安慰,而不是一味地表達自己的憤怒與反對,這樣反而會讓孩子逃避與父母的溝通和交流。
3、委婉地加以勸告。其實在情竇初開的年紀,孩子互相之間產生感情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作為家長,家長理解的同時還要從多方面考慮,可以選擇用書信或者夜談的方式告誡孩子、可以暫時將愛意收起來。
畢竟孩子在該上學的年紀,要以大局為重,學習還是應該放在第一位的。同時,家長也可以講一講自己年輕時候的事例,用真實的例子感動孩子。一方面不至于讓孩子感到羞愧,另一方面也能啟發他去思考。
解決孩子拖拉問題可采取的辦法:1、給孩子樹立時間觀念,強化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知道緊迫感;2、適當讓孩子承擔后果,讓孩子自己體會自己行為帶來的影響;3、多鼓勵孩子,增加孩子做事的動力;4、跟孩子游戲比賽,逐漸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5、家長要堅持原則,不要因為孩子心軟,要幫助孩子逐漸養成好習慣。
怎么解決孩子拖拉問題
1、給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給孩子樹立強烈的時間觀念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對于時間的管理更是一件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比如寶媽們可以教孩子去列計劃、列清單。讓孩子將時間計劃放在自己的腦袋里,這樣有了計劃他們也就會有一些約束,剛開始實施起來會比較吃力,慢慢就會變好了。
2、讓孩子承擔后果
制定家庭規則也是必要而可行的,比如:若是對于總是寫作業太拖拉的孩子,那就必須先寫作業才可以玩耍或看電視,不然就取消出去玩耍的時間,什么時候將作業寫完什么時候才可以出去玩;若對于在生活上拖拉的孩子,起床起晚了就要承擔起晚的后果,吃爸爸媽媽吃剩的事物或必須把房間收拾好才帶出去玩等等。制定合適的家規,會大大加大孩子的做事效率。
初中生早戀怎么辦家長應該如何解決?初中生早戀家長可采取的方法:1、不要一味的呵斥孩子,要維護孩子的自尊心;2、客觀看待早戀,同時也要讓孩子客觀的看待早戀;3、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及時教育引導孩子;4、不要粗暴的對待孩子,以平常心看待孩子早戀;5、注意提醒孩子不要因為早戀而荒廢自己的學業。
初中生早戀怎么辦家長應該如何解決
1、要維護孩子的自尊心
青春期男女孩子發生一些朦朧的好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從家長角度來說,需要告訴孩子對異性的好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人生漫長,中學談感情愛情還是太早,應該以友情為主,彼此可以交換禮物相互祝福,共同鞭策為理想而拼搏,讓好感轉化為彼此前進的動力。
2、客觀看待早戀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早戀是生理上的一種表現,更明確的說,是男女之間的一種好感。他們也要追求美好的東西。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所以家長們也不要太著急。要客觀的去看待,也要讓孩子明白這個問題,讓他正確的認識早戀這個問題。從而使他正確的面對青春期的這種現象,解決好男女之間的這種關系,反而能讓孩子們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初中孩子處于叛逆期,如果父母平時對孩子過于嚴厲,平時對孩子愛管不管的那種,那么很多孩子心里是有問題的,會有叛逆心,所以越是打罵或者批評孩子,往往結果適得其反。所以父母應該多和孩子溝通,多陪陪孩子,多關心孩子,從一個好朋友角度,了解孩子,發現孩子問題,從而幫助孩子提高學習。
初中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獨心理、嫉妒心理、唯我獨尊心理、厭學心理、早戀問題、迷戀網絡問題、追星問題、考試焦慮、情緒方面的問題、學業不良問題、考試作弊問題等。
11歲到18歲的年齡階段,一般是中學階段,這是青春期身體和心理發育最為劇烈的時期,是最充滿激情、浪漫,最有創造力、最少保守思想、最活躍的時期。這是他們從幼稚走向成熟、從依賴走向獨立的過度時期,也是對人生、社會和未來充滿幻想與好奇的“多夢季節”。國外有學者形容這一階段是“騷動的、矛盾的、動蕩的、暴風雨式的時期”。
這個時期的中學生正處在個體發展的特殊時期,是心理功能受阻的易發期和多發期,伴隨者成長的欣喜、生活的苦惱、學習的壓力、情感的吸引,種種感情交織在一起,年輕的心變的十分敏感和沖動,花季少年既有綻放的欣喜,也有凋落的憂傷。他們渴望友誼、渴望理解、渴望自由,有時太多的渴望也容易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初中生的心理問題解決方法
初中是孩子學習的重要階段,也是孩子厭學情緒的多發期,所以家長一定要予以重視,平常要多觀察孩子的心理變化,不能讓孩子的負面情緒影響到學習成績。那么初中生厭學怎么解決?
初中生厭學怎么解決
1、察覺到孩子開始厭學這一點的時候,就要及時和孩子的班主任取得聯系,了解孩子在校期間是否發生了不尋常的事情,是否和別的孩子起了沖突或者別的,被老師談話或者批評了。
2、和自己的孩子進行溝通,注意語氣不要太強烈,或者是質問孩子。如果可以確定問題出現的原因,就可以嘗試著開導孩子,但也不要寄希望于一次談話就能解決。
3、如果問題仍舊得不到緩解,可以給孩子兩天時間,帶著孩子散散心,給他一個情緒轉變的機會。等孩子自己想明白了,問題也就變得簡單了,可能只要一個臺階,孩子就會放下這件事情。
4、等孩子心情平穩了,解決問題的源頭,如果是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及時見面溝通解決,如果是外界因素也要想辦法緩和,解決。
1、強化法
強化法用來培養新的適應行為。根據學習原理,一個行為發生后,如果緊跟著一個強化刺激,這個行為就會再一次發生。例如,一個學生不敢同老師說話,學習上遇到了疑難問題也沒有勇氣向老師求教,當他一旦敢于主動向老師請教,老師就給予表揚,并耐心解答問題時,這個學生就能學會主動向老師請教的行為方式。
2、認知療法
認知療法于20世紀60一70年代在美國產生,是根據人的認知過程,影響其情緒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求治者的不良認知,從而矯正并適應不良行為的心理治療方法。認知療法是新近發展起來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它的主要著眼點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認知問題上,意圖通過改變患者對己、對人或對事的看法與態度來改變并改善所呈現的心理問題。
3、系統脫敏法
系統脫敏是指當某些人對某事物、某環境產生敏感反應(害怕、焦慮、不安)時,我們可以在當事人身上發展起一種不相容的反應,使對本來可引起敏感反應的事物,不再發生敏感反應。例如,一個學生過分害怕貓,我們可以讓他選看貓的照片,談論貓;再讓他遠遠觀看關在籠中的貓,讓他靠近籠中的貓;最后讓他摸貓、抱起貓,消除對貓的懼怕反應,這就是“脫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