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愛玩的,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這個時候他們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而且自律能力也不強,面對老師布置的作業經常是拖拉磨蹭,有的甚至開始敷衍了事。那么,孩子一年級不愛寫作業怎么辦?
孩子一年級不愛寫作業怎么辦
1、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吸引孩子熱愛學習、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是父母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興趣。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歡學琴,但父母一定要孩子學,使他一看到琴就產生厭倦的情緒。試問孩子又怎能學得好呢?所以做父母的責任,并不在于強迫孩子學這一樣,不學那一樣,而是應該多給孩子一些寬松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選擇感興趣的、喜歡的事。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決定命運,如果父母不注重孩子的習慣培養,那么勢必會給孩子未來的生活帶來影響。孩子在年幼的時候,對好習慣壞習慣是沒有什么概念的。父母要有意識的引導,只有孩子深刻意識到好習慣的重要,才會主動強化這種好習慣。這就需要父母不斷對孩子強調好習慣的重要性。
3、給孩子一定的選擇權
孩子排斥寫作業時,家長可以這樣說:寶貝,你想先看動畫片還是先寫作業呢?孩子心里很清楚“寫作業”更重要,所以,為了讓家長看到自己很懂事,便乖乖的去寫作業了。家長要對孩子完全放心,讓他自己選擇的同時也等于給他設置了任務,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自自由安排。
4、可以陪伴孩子寫作業
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能夠更踏實的學習,精力也更集中,尤其是長期在外工作的家長們,和孩子共處的時間更是珍貴。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讀作業題目,和孩子一起背誦課文、聽寫單詞。在孩子學習時送上一杯牛奶,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能有效的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5、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
雖然身為家長,但是也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家長曾經經歷的,孩子正在經歷著,所以,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允許和傾聽孩子的抱怨,并告訴他,爸爸媽媽也是過來人,知道你的作業很多,但爸爸媽媽相信你會完成的很好。當孩子的抱怨得到了理解和回應,會更容易接受家長的建議,從而更專注的完成作業。
孩子一年級不愛寫作業怎么辦?當面對孩子不愛寫作業時,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是要給孩子一定的選擇權,不要強迫孩子,最后家長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