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簡言之就是對學習產生厭煩,抵觸的心理。如今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孩子的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孩子甚至出現了厭學心理。那么,孩子有厭學心理該怎么處理?
孩子有厭學心理該怎么處理
1、給孩子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清楚學習應該學什么,學習有什么意義。作為家長要讓他了解學習的本質,關注學習過程,而不被成績所累。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學習本質,降低孩子對成績的關注,重新認識學習過程的重要性,可以讓孩子在學習中變得輕松,從而享受學習的樂趣。
2、家長要尊重、關心、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而不是挑剔,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過多的苛刻要求,而使家庭氣氛緊張,加重厭學情緒,產生逆反心理。
3、用孩子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孩子學習興趣。孩子原本都具有探索欲,具有好奇、好問、好動的持點,家長應充分利用它來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孩子探索思考,對孩子的提問要積極回答,熱情回應,增加孩子的成就感,逐漸打消孩子以往對于學習的挫敗感和恐懼。
4、家長可以適度在學習上對孩子實行獎勵政策,激勵孩子好好學習。對孩子好的表現,父母不要吝嗇使用贊美之詞,對于孩子的錯處,不要過度批評,而是要安慰孩子,一次錯誤不算什么,及時改正才是好孩子。
孩子有厭學心理是什么原因
1、孩子學習壓力大。現在學習沒有以前輕松了,孩子每天要學很多科目,面對山一般的作業(yè)會讓孩子喘不過去氣來。
2、周圍環(huán)境影響。身邊的同學、父母朋友的孩子,老師對優(yōu)秀生的偏袒等等,都讓孩子感到壓力,同學間成績的比較或父母拿其他孩子來比較,對于差生來講,都是一件令人崩潰的事,孩子都有自尊,也渴望被關注,一旦無法得到成就感,就會對學習失去信心。
3、孩子身邊的誘惑導致分心走神。 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呈現多遠化,游戲、娛樂、早戀等,都在吸引著青少年學生,比起單調的學習生活,學生更喜歡關注這些東西。于是孩子們的關注點發(fā)生偏離,導致厭學。
孩子有厭學心理該怎么處理?孩子每天在面對寫不完的作業(yè),考不完的試的情況下,難免會出現厭學心理。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正確引導孩子,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心理,重拾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