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決孩子不愛學習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中體驗快樂。那么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有哪些呢?
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
1.孩子不愛學習,從父母的焦慮開始
進入小學,孩子們的成長大賽正式拉開帷幕,高低爭奪的起跑線讓家長不得不全力以赴:每天晚上盯著孩子的作業,寫錯字,算錯題這些行為立即糾正,課外練習,嚴格控制孩子的玩耍時間,更何況是各種課外班,學習相關的方法經常灌輸,孩子的成績和表現已經成為家長情緒的晴雨表……,家長的控制教育逐漸失去對孩子的原始愛。
當孩子狀態不好,家長逼著孩子做作業時,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被消耗殆盡;當孩子遇到問題不知所措時,父母批評孩子不認真不努力,委屈和憤怒變成對學習過程的仇恨;孩子成績不好,心情低落時,父母冷笑,“你平時不讀書,能怪誰?”父母切斷了情感的流動,孩子已經無法體驗到真正的愛。
2.從你的孩子否認自己開始
在一個過度關注學業成就和未來成功的社會中,很多的孩子失敗了。孩子覺得學習的過程既痛苦又乏味,父母的安排讓孩子失去控制感(一個人長時間沒有控制感,往往會變得悲觀和沮喪)。
孩子們覺得雖然自己很努力,成績很好,但父母還是不滿意。學習的結果總是帶來挫敗感和自責感。似乎只有100分和前3才能讓他們的父母微笑。沒有控制感和滿足感,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學習中感到不那么自我價值,而更多地受到父母的評判、要求和有條件的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自我否定的內心聲音會轉化為焦慮、成績更差、與同學的關系更疏遠、更加偽裝和情感孤立。
3.從家里缺愛開始
有這樣一個家庭:爸爸媽媽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意見不一致,經常在孩子面前不爭吵不受控制,孩子有時會因為害怕而大聲哭鬧,但是因為父母經常給孩子發脾氣,罵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加恐懼。
有時,父母一方或雙方試圖討好孩子,或在孩子面前破壞對方的形象。在這種時而熱時冷的分裂環境中,孩子上小學后根本就沒有學習的欲望。成績墊底,膽小怕事,怕人際交往。
后來,父母來咨詢是因為他們認為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但即使在咨詢過程中,他們互相指責,卻沒有意識到他們共同為孩子創造了一個可怕的家庭環境。
首先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其次父母應該尊重他們的孩子作為個體。然后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的學習和生活,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驗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