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針對孩子學習成績下降的情況,幫助孩子客觀分析正確歸因。
我們經常聽到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家長,把成績好的原因歸結到孩子聰明會學;有些學生學習成績差,很多家長會歸因到班級不好、學科老師教得不好,甚至學校不好。如果學校好、班級也好、學科老師都好,有的家長會歸因到同桌不好、宿舍的同學影響他等。前面這些都是從外界尋找原因,他人不可改變,所以不能幫你解決孩子的根本問題。
2、如果老師確實有問題,家長就要及時與老師做好溝通
有時因為孩子違反紀律,老師處理學生之間糾紛的時候,可能沒有了解事情的真想,會冤枉孩子,導致孩子討厭老師、不喜歡老師,從而影響到成績。這種情況下,家長可以用電話、微信或見面等方式跟老師聯系,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主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3、家長要言傳身教,正向引導
家長支持班級工作、支持老師,產生的家校凝聚力,能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和老師對他的支持,就會主動接受老師的傳道、授業和解惑。孩子會對各學科老師懷著崇拜的、敬佩的心情來學習,不僅愉快的接受知識,無形中也學會從積極方面看問題,幫孩子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4、家長要給孩子信心
既然已經進入高中,就要接受孩子在高中出現各種問題的現實。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抱怨學校或者老師,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為自己的不適應找理由,延遲孩子的適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