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孩子本來就沒有做題的意識,也沒有掌握做題的方法,所以會出現粗心馬虎的現象不足為奇,家長應該慶幸他們還愿意做題。那么孩子粗心漏做題怎么辦?
孩子粗心漏做題怎么辦
1、要引導孩子建立做事目標
一年級兒童往往缺少做事目標的意識,而目標感的建立,必須要由家長來引導孩子找到,每一件事,什么時間做,需要結合生活作息時間表定格下來。當孩子在規定的時間知道做什么事,算是初步建立起目標感了。
2、答題要講究步驟化訓練
一年級的課外作業題,在大人看實在太過于簡單了,那么簡單的題孩子應該教了就會。恰是你認為過于簡單,才導致你們忽略了孩子本身不會發現答題的規律,更不會自己列出答題步驟的,而這些必須由家長來輔導完成訓練。
3、家長不偷懶才是根本
很多家長常是嘴上功夫,發現孩子粗心就不斷地批評,實際上你根本沒有動腦思考為什么孩子會粗心,這是你思維懶惰的結果。如果你能利用孩子寫作業之外的時間,做步驟化答題訓練,每天堅持重復,就能讓孩子減少粗心。
4、讀題和檢查最容易忽略
一年級兒童讀題缺乏耐心,常是走馬觀花,再加不認識的生字多,往往是囫圇吞棗般地跳躍式讀題,這就需要家長教孩子用手指著題止逐字逐句逐行讀,先領讀再讓孩子單獨讀。答題完成后還要按步去檢查,這一步絕不能省。
孩子粗心漏做題的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
粗心與注意力有密切的關系。注意力差的孩子,在視知覺把收到的信息傳遞到大腦進行分析時,信息會受到干擾,就容易出現錯誤、遺漏或遺失,從而導致粗心問題的出現。
2、知識點掌握不好造成認知不清
一些孩子對學習新知識不夠重視,重點難點渾然不知,知識點的掌握上凌亂無序,方法點的理解上一知半解,不能講一個個的知識點,連接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說起來懂了,具體卻又講不明白,如果課后不及時鞏固復習,學到的零散知識很快就會忘記。因此作業考試中必然出現差錯和漏洞。
3、審題不清
考試的時候,很多孩子根本沒有讀清題目要求,就盲目答題,結果答非所問,正確率自然不會太高。比如,很多孩子做題時,看到“月”字,就認為后面是“亮”字,其實“份”字。這類的孩子做題的時太過沖動、自以為是,題都讀完,就斷定后面的問題,結果就做錯了。
孩子粗心漏做題怎么辦,這是習慣問題,孩子做題粗心馬虎,說明他在生活中也馬虎,所以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改變孩子做題粗心馬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