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學習靠老師、靠家長,反正不會靠自己,他們已經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那么孩子做題不愛動腦子怎么辦?
孩子做題不愛動腦子怎么辦
1.代入式情景法
當孩子開始不愿意動腦思考時,家長首先需要找到孩子喜歡的方式,以此來激發孩子動腦思考。例如孩子喜歡聽故事,那就利用故事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思維,從而讓孩子開始主動思考。
2.拆解法
當孩子在生活中面對他現在難以理解的問題時,家長可以采用拆解法,將問題分解為孩子能夠理解的幾大部分,從而引導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家長通過拆解和提問的方法,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思考的力量,從而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3.甄選拓展法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喜愛的事物是不同的,因此家長需要選擇出適合孩子的事物,從而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例如家長在給孩子選購圖書時要選擇那些圖文并茂的書,并且在孩子閱讀的過程中,家長可以陪伴在身邊,通過孩子的行為判斷出孩子的興趣點,然后針對孩子的興趣點拓展知識面,從而讓孩子在自主閱讀時感受獨立思考的魅力,進而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4.對話式引導法
家長的灌輸只是孩子被動的接受,引導孩子主動進行思考才是關鍵。當孩子不想動腦思考時,家長可以給予孩子一些對話式的引導,由孩子身邊能接觸到的事物聯系出問題,并向孩子提問,和孩子一種對話的形式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的思考能力正是在這種“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對話式提問中得到提高。
孩子做題不愛動腦子的原因
"做題不動腦,凡事靠老師、家長",孩子已經產生了嚴重的依賴性。主要原因是,平時家長給孩子做的太多,讓孩子自己獨立自主完成的事情太少,孩子習慣了不用自己動手,不用動腦,有麻煩了,自有家長來幫忙。所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說的就是如此。
孩子做題不愛動腦子怎么辦,家長一定要意識到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然后慢慢鍛煉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在孩子遇到困難時,一定不要第一時間幫孩子解決,要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