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是指:對待學習的態度不積極,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具體表現是:上課不認真聽講,總是不寫作業,有的甚至還逃學;孩子厭學對孩子今后的發展具有嚴重的危害性。那么,小學就開始厭學怎么辦?
小學就開始厭學怎么辦
1、改善孩子的學習環境
良好的學習環境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之間相互配合。社會的包容、家長的認可、教師的支持、同學的善良都有利于營造一個重學、樂學的氛圍,消除孩子被拋棄、被歧視的感覺,改變孩子的學習態度,開始積極、主動的學習與生活。
2、改變孩子對自己的認知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是改善孩子學習態度的關鍵步驟。及時的肯定、認可孩子,不斷強化,讓孩子學會接受自我,相信自己的能力。
3、家長們要采用做正確的教育方式
家長要根據孩子成長的規律、學習情況、思維特點、興趣愛好等各方面的綜合情況,確定孩子未來發展的方向,并為此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與目標。
小學就開始厭學的原因
1、孩子厭學是因為學習本身
家長們過于重視孩子的學習,覺得學習人生的頭等大事,只要成績好,什么都不是事。但若是成績不好,其他方面再優秀,孩子也是不被認可的。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很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
2、人際關系出現問題
厭學是孩子最直接的一個表現,但是深層次的原因卻與學習沒有太大的關系,而是孩子對人際關系的一種恐懼。所以,當父母看到孩子厭學的時候,不要僅僅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而是應該更多地去考慮一下與學習相關的事情,是不是才是厭學的導火索。
3、學習能力差,缺乏學習動力
學習能力差既屬于智力因素,也是教育層面的問題。學習能力差往往會導致缺乏學習動力,而如果是主觀的缺乏學習動力則和厭學行為沒有必然關系,應該是家庭教育中對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出現了缺失。
小學就開始厭學怎么辦,家長們需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始終讓孩子保持愉悅的心情,同時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價值,認可自己,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才能重返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