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歡上學,一到上學的時間就哭鬧,找各種理由不去上學,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孩子厭學的情況越來越低齡化,那么,學生為什么不喜歡上學?
學生為什么不喜歡上學
1、分離焦慮癥
年幼的孩子可能有分離焦慮癥。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離開父母時會感到害怕和恐懼。這種害怕不僅僅是發生在孩子去上學的時候,也有可能發生在孩子需要和父母分開的任何場合中。
2、獲得關注
孩子們對于父母的關愛永遠是渴望的,就像有的孩子會通過裝病來獲得更多的注意力一樣,有的孩子會通過表現的不想去上學的一系列煩躁、分離焦慮等等方式來獲得父母更多的關注。
3、父母干擾過多導致逆反心理
有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時喜歡干預,會陪孩子一起做作業、一起復習工作,但在一起進行的過程中總會在孩子背后指手畫腳,會挑剔這個,挑剔那個,時間一長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會有跟父母對著干的心理。這時父母要讓孩子上學,孩子自己卻偏偏不上。
學生不喜歡上學家長應該怎么辦
1、家長要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
爸爸媽媽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和鍛煉孩子的適應能力,多帶孩子出去走一走,去一些陌生的地方,多認識一些朋友。也可以提前帶孩子去幼兒園體驗一下,玩一下幼兒園的滑滑梯,讓孩子對幼兒園熟悉起來,等以后去到學校也就不會因為環境陌生而恐懼了。
2、多給孩子講講上學的好處
孩子之所以不愿去學校,是因為孩子不理解上學的含義,不知道去干什么,他們只知道要離開自己的爸爸媽媽了。這時,家長應該開導孩子,告訴孩子自己會一直陪伴他,并且告訴孩子上學是一件開心的事,在學校可以認識很多的朋友,和朋友們一起玩耍。除了爸媽,到學校以后,還會有很多老師來疼愛孩子,消除孩子心理對學校的恐懼,刺激她的好奇心。
3、父母要適當地陪伴孩子
父母前幾天送孩子上幼兒園時,先陪著孩子一起,慢慢熟悉環境,陪他去認識一些新朋友。有的孩子非常膽小,沒有爸媽在身邊,他們只會坐在角落里,也不敢去認識新朋友,所以,爸媽需要先幫孩子“破冰”,和孩子一起度過剛開始的幾天,然后再放手讓孩子去適應。
學生不喜歡上學,家長們需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同時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養成獨立的學習習慣,勞逸結合,相信孩子慢慢的就會愛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