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又稱學業水平考試,是高中在校生必須參加的一項考試之一,會考的目的是檢測學生學習狀況,將對孩子的畢業證和招生錄取產生一定的影響,隨著新高考的實施,會考的考試科目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新高考高二會考考什么
“合格考”覆蓋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的所有學習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共14門學科。
“合格考”學科考試內容以各學科國家課程標準為依據,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合格考”范圍為《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2003年版)》規定的必修課程內容;從2019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起,全面實施學科課程標準)》,考試內容從其規定。必修課程學完即考,高中生在校期間有多次考試機會,但不得早于高一下學期末。
新高考選考科目怎么選
1.選考科目以興趣愛好為出發點
在實際生活中,大部分學生在高一并不能明確自己心儀的專業,這時候可以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學習從根本上講,還是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體現,興趣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也可以通過興趣愛好的培養來確定大學要報考的專業。
2.選考科目以專業覆蓋率為出發點
正如上面所說,不同的選科組合可以報考的專業不同。如果學生沒有固定的專業要考取,就要充分考慮專業覆蓋的問題,合理避免出現想學的專業因為限考問題不能報考的尷尬。總體而言,物理是專業覆蓋率最大的科目,而物理+化學+地理這個偏理科的選科組合,在專業覆蓋率上可達99%以上。
3.根據學科特點,選擇適合你的科目
(1)物理:物理學與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生物技術等有重要作用,想在未來從事上述相關行業,就必須學好物理。
(2)歷史:歷史必修課學習,使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認識歷史發展中全局與局部、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從不同視角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選修課的學習,讓學生更好地發現自己的興趣,從而學會學習、學會獨立、學會生存。
新高考會考不合格怎么辦?影響大學錄取嗎
不合格可以補考。
會考不合格不用擔心,好好復習。下一年省里會統一組織合格考試。還是有機會可以補會考考成功的,這個完全不用擔心,因為合格考的題目真的是很簡單的。只要稍微復習一下,上課稍微輕一點兒就都能通過的,所以說既然沒有通過,那肯定我們還有哪里不足的地方,要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努力學習。
新高考會考不過會影響畢業證。會考是和高考沒有直接關系,你會考一科目都不過,那么也是可以參加高考的。
另外,成績不合格可能會影響錄取。個別高校對于學考成績/等級有要求,不過大部分高校沒有明確要求,正常來說不影響錄取。
合格性考試中通用技術、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等4個科目成績以“合格”或“不合格”呈現,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技術等10個科目成績以“A、B、C、D、E”五個等級呈現。
原則上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依次為:A等級15%,B等級30%,C等級30%,D、E等級合計25%。E等級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