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在學習上差不多就是中等的水平,如果再加上不愛做作業,那么家長一定是會發愁的,對于這樣的孩子,不可采取強制的措施,溫和正確的方法是家長值得學習的。
不愛做作業的孩子怎么教育
父母從小就應該讓孩子明白,學習是孩子自己必須做的事,不能夠有任何討價的余地。在此基礎上,可以一步一步地結合一些具體的實例,如名人刻苦學習成材的故事,使學習成為孩子的自覺行動。
陪伴不是要監督孩子寫作業,而是陪伴在孩子身邊,可以偶爾觀察孩子的狀態,但是不要總是盯著他,這會讓他很不舒服的,最好還是自己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看看書,給孩子營造一個一起學習的氛圍,給孩子樹立榜樣作用。
家長可以讓孩子知道按時寫完作業就有獎勵,沒有及時寫完會有懲罰,家長可以用紙做一個警示棒,孩子沒有及時寫完,可以對其進行適當的懲罰,但是家長一定要懂得,言必信、行必果的道理,自己說過的話、許過的諾,一定要兌現。
孩子遇到不會的題目時,家長應該及時和孩子一起解決,要引導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要讓孩子自己學會掌控時間,作業完成之后的時間,交給孩子自己安排,他想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孩子不寫作業的原因?家長只看到冰山一角
第一、有時孩子是對父母和老師的一種攻擊。父母開始焦慮,想讓孩子很好地完成作業,可是孩子偏偏不這樣做。
第二、課堂沒聽懂,就不會做作業。學習主要分為五個環節,課前預習,聽課,筆記,復習以及課后的練習。老師留的課后作業就是為了幫助孩子鞏固當天所學的內各種內容,如果孩子不會,則不愿意寫作業。
第三、孩子不了解課后作業的重要性。很多孩子把課后作業當成是一種任務,并不知道作業的重要性,根本不明白老師布置作業的目的。相反孩子還會抱怨,老師布置了太多的作業,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玩。
孩子不愛寫作業,優秀家長必學的幾個方法
當孩子專注于某一件事情,而不愿意寫作業的話,父母首先應當先聽一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如果孩子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貪玩,父母就不應該不分青紅皂白地冤枉孩子。給孩子為自己辯解的機會,也相當于給自己一個希望。
孩子不愿意寫作業,一般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原因,希望父母在不愿意寫作業的問題上,對孩子多一些耐心和引導,而不是上去就是一陣嘮叨和呵斥。父母重視孩子學習的同時,孩子又何嘗不是需要一個充裕的空間呢。
定期與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在學習上的問題和困難,并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幫助。為了讓孩子更愿意與家長交流,家長需要創造一個親和友好、寬松自在、平等尊重的溝通氛圍,并給予孩子適當的隱私空間和尊重。尊重孩子的意見和看法,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選擇權,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