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是孩子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老師在課堂上教授知識,孩子的聽課質量,直接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多孩子一上課就開始犯困,根本聽不進老師講的是什么,學習成績更是一塌糊涂,家長們很著急,不知該如何引導自己的孩子。
14歲的孩子上課經常犯困怎么辦
1、家長要嚴格控制孩子的作息時間,把控孩子的游戲上網時間,除了必要的網上學習外,禁止孩子玩手機和上網,這是重中之重。
2、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早睡早起,合理的安排學習時間,多做些有益健康的運動,因為生活好了,飲食方面也要合理搭配。
3、引導孩子做好課前準備工作。課前準備工作不到位也是導致孩子上課打瞌睡的重要原因,所以,家長要引導孩子做好課前預習工作,提前把教科書上的內容熟悉一遍,這樣做就能更好地理解老師的講課內容。
4、引導孩子運動,家長要提醒孩子在課間休息時間走出教室,活動一下筋骨,放松一下大腦和視神經,這樣做就能達到提神醒腦的目的。
5、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注意力是對一定學習活動的指向與集中,家長要經常利用孩子在家學習和做事的機會。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6、挖掘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可以針對孩子的學習現狀,分析孩子學習的優勢和劣勢。肯定孩子優勢,設法對孩子出現的各方面問題提出解決建議。
孩子上課沒精神是什么原因
1、缺少睡眠。如果孩子睡眠時間不夠,第二天就會出現上課困倦的情況,家長應提供舒適的睡眠環境,督促孩子按時睡覺,保持充足的睡眠。
2、環境原因。例如風扇旋轉發出的低頻聲有催眠的效果;日光燈頻率太低會讓人有閃爍感,也會導致人感覺疲勞;如果室內沒有新鮮空氣大腦會進入休眠狀態。
3、孩子的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習動機是指推動孩子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因素,是激勵指引孩子學習的強大動力。孩子的學習活動受到各種不同的動力因素組成的整個系統的影響,其中心理因素包括學習的需要,對學習必要性的認知及信念,學習興趣等。
4、老師的課堂缺乏吸引力。有些老師上課搞滿言堂,一言堂。不注重孩子的參與和互動,一些老師介紹太僵化,語言呆板,缺乏生氣,無法引起孩子的興趣。有些老師教學內容與方法缺乏創新,無法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5、學校的作息制度過于機械化。為了追求升學率,現在很多學校完全背離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他們認為,對學生的在校時間抓得越緊越好,爭分奪秒讓孩子學習。結果事與愿違,造成相當多的孩子厭學,甚至痛恨學校。
上課瞌睡,注意力不集中,家長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1、讓孩子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要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重要的是幫助孩子獲得成功感,當孩子在學習上不斷獲得成功的時候,他就會感到快樂,也就會更愛學習。
2、積極進行正面的強化。家長要善于發現和總結、強化孩子每天的“閃光點”。從孩子不主動上學到主動去;從上課不舉手、不張口到開口說一句話,從回家從來不主動看書到主動看一頁書等等表現中去尋找積極因素。
3、家長要學會營造家庭的學習氛圍。要想讓孩子學得好,首要是讓孩子能“愛學”、“樂學”,這是現代教育所一再強調的。具體來說,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可以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從而培養閱讀的興趣。
4、從小家長就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首先家長要自己熱愛閱讀,從自身去影響孩子是最有效的教育。小時候可以給孩子閱讀睡前故事聽,慢慢地形成一種習慣,到了一定的時間,因為好奇心的驅使,孩子會從聽父母講故事到自己去看故事。
5、了解孩子感興趣和不感興趣的所在點。首先給予孩子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孩子能充分地展現自己的興趣,然后去找興趣和學習的共同點給予引導。對于不感興趣的事,也要尋找根源所在,了解孩子討厭學習的原因。
6、從小養成孩子獨立學習的習慣。在孩子學習上,家長別總想著輔導孩子,因為隨著班級的提升,知識量的增加,總有一天你會輔導不了的。所以,從小讓孩子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當他通過自己的體驗和不斷努力所學到的知識,會讓他獲得成功的快樂和喜悅。從而好習慣也就會慢慢地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