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情緒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指的是孩子在學習中產生的消極情緒。通常厭學的孩子會表現出對學習的消極態度,并持續回避學習,聽不進課,不寫作業。對于厭學情緒嚴重的孩子,教育方式要以鼓勵為主,給孩子適當的自信,減少孩子的厭學情緒,慢慢引導孩子走出厭學狀態。
厭學情緒嚴重怎么辦
要多給孩子包容和鼓勵,耐心的給孩子解釋上學的必要性,然后讓孩子能夠從心底里接受學習,努力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其次,給孩子適當的放松,不能夠讓孩子學習任務過于沉重,從而總是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而是要讓孩子學會勞逸結合。
尤其是學習比較累的時候,帶孩子出去玩一玩,陪伴孩子,和朋友聊天,或者帶孩子看看電影,聽聽音樂,讓孩子能有非常好的休息。
可以多和孩子溝通和交流,找到孩子厭學的主要原因,積極去解決,比如有的孩子因為學習的目標設定的過于高,有可能會出現過于困難,尤其是很難完成這些學習目標。
生活中多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并及時給予支持和鼓勵。當孩子遇到挫折或困難時,他們需要得到幫助和支持,而不是被忽視或指責。
家長可以利用一些心理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進行一些積極暗示,多在細節上給孩子一些肯定和鼓勵,讓孩子對自己建立信心,并慢慢將積極信念轉化成積極行動。
孩子厭學情緒產生的原因
1、社會因素:隨著互聯網和自媒體的快速發展,類似網紅主播等這樣的“高薪”職業作為新鮮事物極易吸引未成年人的注意,成為他們追逐的夢想,使他們逐漸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
2、家庭因素:有的家長把精力都放在了賺錢和吃喝玩樂上,并表現出輕視知識、反對學習的態度,家長對學習的這種態度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3、學校因素:學校受應試教育影響較深,依然存在著重智育輕其他的現象,孩子在學校里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感覺枯燥無味,進而厭煩學習。老師的教學方法單一,重灌輸,輕互動,并在評價學生時過多地強調學習成績等,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并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
4、個人因素:孩子學習基礎薄弱,學習方法欠缺,學習能力低下等,使得他們雖然刻苦學習,但收效甚微。并且孩子的心理素質較差,學習上一遇到困難就退縮,自信心不足,自卑心嚴重。
厭學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關于厭學情緒三個程度的影響
1、孩子輕度厭學的情況下,只是對學習缺乏興趣,也能正常上課,但是學習效率不高,整個學習過程是一個消極的狀態,結果就是花了時間,孩子卻收效甚微。
2、中度厭學的孩子并不是簡單的對學習缺失了興趣,而是已經從心里對學習產生了厭惡情緒。這種情況下,孩子基本不能維持正常的學習了,需要家長再三督促下才能進行學習活動。這樣的情況,孩子每天心不在學習上,勉強去到學校也是一無所獲。
3、重度的厭學是孩子從心理和生理上同時抗拒學習,孩子會利用任何的方式逃避學習。有的孩子會選擇撒謊,有的直接逃學,有的直接呆在家里怎么都出門,更有甚者,為了逃避學習,逃避學校選擇了離家出走不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