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家長怎么做?首先還是要從家長開始,改變自己的方式方法,比如動手打孩子,這樣很不好,因為他已經對學習產生了抗拒,帶有負面情緒,你看著著急,揍了他,把你的情緒發泄了,但是孩子的負面情緒更大。
孩子厭學家長怎么做
1、盡量減輕孩子的心理和學業負擔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其自身的規律,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撥苗助長,他們只重視孩子的分數,只看成績名次而不顧孩子實際智力水平和心理特點,不考慮孩子的可接受性,學習精力和愛好,往往一廂情愿地給學生施壓,還嫌不夠。
家長在家也要孩子開夜車,甚至恐嚇學生,考不上大學,你就會完蛋,就別來見我。當孩子的心理和能力達不到和承受不了時,就會厭學,有的干脆離家出走。因此,老師和家長要盡量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結合中學生心理特點施教,做到富教于樂,勞逸結合。
2、輔導孩子提高學習能力
很多厭學的學生一般都是由于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們的輕視。索性破罐子破摔,經常逃學,在外“鬼混”。因此,老師和家長,尤其是家長及時想辦法,輔導學生的學習,工作忙和有條件的可請家教,父母要經常幫助子女恰如其分地作出估計,既不要盲目樂觀,也不要低估。
這樣,才能使子女處于自信而步子不滿,自尊而不自負,自善而不自棄的心理狀態。只有學生學習提高了,才會使他們變得自信起來,那么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會產生。
3、幫助孩子樹立必勝的信心
美國哲學家愛默生所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訣”。一個人只有成功的決心和信心才能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老師和家長要注意批評的尺度,成功時讓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悅。批評孩子時,就要注意場合和尺度,以激勵為主,少用批評、責怪為妙。
對學生學習上的任何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孩子們嘗到成功的喜悅,家長應該給子女降壓、松綁,不要過分強調競爭;要多傾聽、多寬慰、多疏導,鼓勵孩子只要花了力氣,學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還要多關心孩子的休息和心境、心理變化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