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不僅生理上會發生一些變化,心理方面也會出現一些轉變,所以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與青春期孩子相處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但要想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時期,家長就要了解此階段孩子的情緒特點,然后多多引導。
青春期孩子的情緒特點
1、情緒波動大。青少年的情緒容易波動,他們可能一分鐘內既可以高興地笑,也可以痛哭流涕。這主要是因為青少年的身體和大腦正在發生變化,他們的內分泌系統也處于不穩定的狀態。在這個階段,青少年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比較敏感,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激動或沮喪。
2、容易敏感。這時候的他們自尊心很強,旁人的議論和眼光他都會在意。這時候的敏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自己穿著和容貌敏感,以至于過分挑剔;假如自己長的不帥,不漂亮,就會自卑。
對異性的敏感,開始會對某個學習好或者長的好看的異性感興趣,他們常把這個誤認為“愛情”,給自己增添不必要的苦惱。
3、愛沉默。孩子進了青春期后,你會發現,原先跟你無話不說的孩子,開始躲著你,不愿意跟你說話,有時你叫他去陪你買菜,他都懶得搭理你。因為他覺得你們不理解他,不懂得他的痛苦,而他也不愿意表達出來,情愿悶著自己承受,再加上學習壓力,所以就喜歡沉默。
4、情感表達不成熟。青少年的情感表達能力還不夠成熟。他們可能沒有足夠的詞匯和表達方式,來描述自己的內心感受,也可能沒有足夠的技巧來應對不同的情緒。因此,青少年在表達自己的情感時,往往會比較激烈或極端,這也是他們情緒波動大的原因之一。
5、情感需求強烈。青少年的情感需求非常強烈,他們渴望得到家長和朋友的關心和支持。在這個階段,家長和老師應該盡量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情感關系。同時,青少年也需要學會自我調節情緒,保持積極的心態和情感狀態。
家長該如何引導青春期孩子進行情緒管理
1、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情感,不要批評或否定他們的情緒。假如孩子做出了一些不恰當的行為時、如果忍不住想批評,家長要做出先表揚三次再批評一次的頻率,因為有好的感覺,才會有對的行為。讓孩子感覺好、能聽得進,教育才可能會有效果。
2、教孩子分辨情緒,例如區分憤怒和悲傷、不安和難過等。讓孩子識別更多的情緒,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交流和處理情感、有助于心理健康的發展和人際交往。
3、鼓勵孩子在日記或日志中記錄自己的情緒變化,把不能說的一些秘密、寫下來就是一種釋放。
家長如何跟青春期孩子相處
建立信任和溝通渠道。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會變得更加封閉和保守,因此建立一個安全、開放的溝通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嘗試和他們建立信任關系,讓他們知道你是一個可以信任的人,愿意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只是告訴他們該做什么。
尊重他們的獨立性。青春期的孩子正在尋找自己的身份和獨立性,因此尊重他們的決策和選擇是非常重要的。當你與他們討論事情時,嘗試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他們,而是給予他們一些自由和選擇的權力。
建立明確的規則和限制。雖然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自由和獨立性,但是在一些方面還是需要建立明確的規則和限制。這些規則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自我約束和規律,也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管理他們的行為。
在制定規則和限制時,要保持和青春期孩子的溝通,讓他們理解規則的原因和目的,讓他們參與其中,這樣可以讓他們更容易接受和遵守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