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父母都會發現,那個之前喜歡跟在父母身后的小尾巴,漸漸變得開始疏遠父母,尤其是到了7歲這個年齡段,更是會做出許許多多叛逆的行為,讓父母無從管教。
七歲孩子叛逆期的表現有哪些
1、注重隱私,喜歡有個人空間。7歲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注重個人隱私,希望有一個不被家長打擾的空間。如果家長還亂翻孩子的書包跟日記,孩子會覺得自己不受尊重,會對家長產生意見和反感。
2、在意別人的評價。7歲的孩子自尊心越來越強,注重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希望能得到父母、老師跟同學的認同,這個時候孩子會顯得比較敏感,注重細節,處處愛往壞處想,有時還會多愁善感。
3、喜歡唱反調,對著干。7-9歲的孩子總覺得跟父母對著干是一件開心的事情,經常只想自己,不會太在乎父母的感受。通常是不會聽家長的話,喜歡我行我素。
4、出現挑食、做作業拖拉、看電視、玩游戲、玩手機毫無節制的等表現。孩子上學后,學到了很多知識,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強烈的獨立的思維,父母說什么都不愿意聽但又不得不聽,急于想掙脫家長的掌控,于是總采用挑食,做作業拖拉,看電視玩游戲,手機來故意和父母唱反調。
5、渴望獨立。孩子上學后,懂得了更多的知識,他們會渴望獨立,急于證明自己長大了。這時候他們會想擺脫爸爸媽媽的掌控,做事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喜歡自己拿主意,不服管教。
6、自我矛盾。這個時期的孩子像個“小大人”,可以自己解決一些問題,但也面臨很多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樣的矛盾造成了孩子叛逆。
一方面他們想擺脫“軟弱”狀態,一方面他們面對復雜的環境又不知所措。這樣的兩極沖突,導致孩子會用行動來宣泄情緒,比如大發脾氣、滿地打滾。
7歲孩子比較叛逆該怎么辦
1、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顯然,孩子會有一個需要表達自己的愿望和需求。很多時候,如果給孩子機會表達他們的想法,孩子會感到被尊重并且心情愉悅。在這個叛逆期,家長應該嘗試傾聽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并且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和幫助。
2、鼓勵孩子自我反省。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家長不應該立即給出答案,而是應該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反思,這將有助于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的后果和影響。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挑戰時,鼓勵他們堅持嘗試并勇敢面對問題。
3、尊重孩子的個性和發展。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家長應該尊重和支持他們的發展方向和興趣愛好。并且,家長還應該給孩子留出自由和獨立的空間,讓他們試著去探索、去學習,讓他們嘗試把自己的想法和方案實踐出來,這將有助于孩子發掘和發揚自己的優點和才能。
家長該如何教育7歲的孩子呢
對孩子有耐心。孩子年齡還小,反應比較慢,所以家長要有耐心看著他的眼睛,把事情認真地告訴他,確保他聽到了你的話。
要開導孩子。7歲的孩子很敏感,周圍人一些不經意的行為,在他看來可能都是針對他的。所以孩子有時候會對家長說:“我覺得XX討厭我”時,家長便問他“為什么會這么說呢”,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慢慢開導他。
尊重和包容。孩子雖小,他們也不愿意總是被父母命令。要試著跟孩子像朋友一樣的相處,遇到問題,親子之間選擇相互傾訴和溝通。家長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告訴孩子正確的做事方法,以供他們參考。只要孩子所犯的錯誤沒有涉及原則問題,家長要試圖給他們多一些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