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缺少金錢觀念,因為他們的金錢意識比較薄弱,所以在長大之后,很容易做出一些不良的行為,比如偷拿父母或者他人的錢。對于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及時引導。
十歲的孩子拿錢怎么教育
1、明確行為的對錯。一旦發現孩子有偷錢的行為,這種情況下首先要給孩子表明行為的對錯,要明確的告訴孩子偷錢的行為是錯誤的,同時還要明確的告訴孩子,如果需要買什么東西花什么錢,要及時的告訴父母。
2、一起和孩子面對自己的訴求。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偷錢的行為,這種情況下,家長首先要搞清孩子偷錢這種行為發生的原因。一旦找到了原因,家長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可以很好的引導孩子教育孩子,而且可以在這些類似的行為發生的時候,能夠很好的發覺或者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有哪些缺失。
3、適當的懲罰。發現寶寶從家里偷偷的拿錢后,對于孩子做錯的事情,可以進行適當的懲罰的,讓孩子明白這樣的一個道理,就是做錯了事情,必須要承擔后果,可以罰孩子面壁思過等,這樣才能給孩子有一個是非的概念,明白從家里偷偷的拿錢是不對的行為。
4、改變孩子的“貪婪”習慣。孩子的“物質欲望”是很強的,無論買多少玩具都無法讓他們真正的滿足,只有改變他們的“貪婪”習慣,對他們進行價值觀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辦法。有的孩子,往往不知道錢是怎么來的,也不知道應該怎樣正確地對待錢財。
父母應該告訴他:錢是爸媽辛苦上班掙來,是用來供全家人吃、穿,供他上學的,不能隨便亂拿。要培養孩子對金錢的健康態度,父母要有極度的耐心,將正確的理念印在孩子的腦子里,逐漸地讓孩子養成正確的金錢觀。
5、平時注重教育。孩子有偷錢的行為發生,其實原因各種各樣,除了要找對原因以外,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教育,告訴孩子如何簡單的理財,如果在平時的時候,家長自身花錢就大手大腳,也不注重理財,時間長了,潛移默化的就會影響到孩子。
十歲的孩子拿錢的原因
1、孩子之間的攀比之風。現在的孩子因為經濟條件好了,很多孩子反而變得有點虛榮。孩子們之間開始攀比,每個學校里面都有家庭相對來說富裕的孩子,當他們手里拿著新穎、新奇的東西時,他們就會在同學之間炫耀。
有些孩子心理就會產生想法,自己沒有這個東西,但是也想成為大家的焦點。有些孩子會選擇回家跟父母要,但是大多數父母是不理會的,于是孩子就開始偷拿錢,也讓自己擁有這個東西,也能成為別人艷羨的對象。
2、孩子沒有完整的道德意識。十歲左右的孩子道德觀念還不健全,對善惡是非還分不清楚,他們還不懂得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對好壞的意識還不明確。所以說孩子偷拿錢,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不道德的行為。
面對偷錢的孩子,家長一定要避免以下兩種教育方式
縱容。“小時偷針長大偷金”,如果我們在發現孩子偷錢時縱容他們,甚至夸他們聰明,就會讓孩子以為這是正確的。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無數次,直到最后三觀扭曲犯下滔天罪行,孩子的一生就毀了。
包庇。家長是孩子的靠山,因為父母的愛護,我們不管走多遠,心里都是溫暖的。但是當孩子犯下錯誤,又沒有勇氣承擔后果時,有些家長就會把孩子護在身后,自己去幫忙認錯。
這樣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因為父母的庇護永遠都無法無天。直到最后犯下的錯連父母也兜不住了,然而這時已經有更多的受害者被破壞了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