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偷拿錢可采取的教育措施:1、家長最好不要當場教育孩子,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2、及時和孩子溝通,告訴孩子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必要時采取懲罰措施;3、正面引導孩子,讓孩子明白自身行為的嚴重性;4、家長要反思自己,重點關注孩子的需求。
孩子偷偷拿錢該怎么教育
1、不要當場教育孩子
一旦發現孩子偷竊,就打罵孩子或者命令孩子當眾認錯,并斥責孩子,以便讓孩子不敢再犯。其實,這是在羞辱孩子,帶給孩子的也只是自卑和羞恥,讓孩子對大人失去信任。事后切勿翻舊賬, 反復追究,隨意轉述。事情已經過去,就不要反復提起,也不要發現孩子又拿了什么東西,就說“這又是你從哪里偷來的”這種話,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隨意將事情告訴別人,給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2、及時溝通
很多孩子拿錢只是單純的想買東西,但是并沒有意識到這是不正確的,如果第一次出現這樣的行為,家長要向孩子講解,這是偷盜的行為,不是一個好孩子應該有的,并且強調不允許再有下一次。如果孩子明知這是錯誤的行為,還屢教不改,家長此時一定不能再心軟,一定要嚴厲批評孩子,并且加以懲罰,讓他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一定的代價。
3、正確引導
如果是初次發現孩子偷錢,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要直接用“偷”去形容這件事。因為孩子年齡比較小,他們可能并不明白什么叫物品的歸屬權。尤其是當父母習慣性地將一些零錢放在家里某個抽屜時,孩子會覺得這就是家里的錢,只要有需要自己也可以偶爾支配。他只是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并不知道這個過程叫“偷”,也并不清楚這樣的行為有多么惡劣。
這種情況下,父母應該以引導為主,先告訴孩子這么做是不對的讓他認識到錯誤并道歉,然后根據孩子拿錢的用途給孩子講一下正確的消費觀,告訴他下次如果有需要應該先和爸爸媽媽溝通獲取家長的同意。
4、重點關注孩子的需求
看看孩子拿錢是為了做什么,是沒有來得及和爸爸媽媽說還是擔心父母不同意?找出根本原因,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某些需求并及時予以彌補。然后一定要對于這種錯誤行為的再次發生,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讓孩子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要讓他寫下保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