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家長不僅要及時轉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多給予孩子關注和理解,還需要多了解孩子在叛逆期的心理特點,情緒他們在這個階段會有哪些反常表現(xiàn),然后針對性的解決。
孩子在叛逆期有哪些反常表現(xiàn)
1、討厭父母說得太多。父母們要知道的是叛逆期的孩子本身情緒控制上就比較薄弱,如果父母總是喜歡在孩子身邊說得太多,在他們看來這是不信任的一種表現(xiàn),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能夠很好的對會對自己的時間、事情做出安排,對于父母的叮嚀他們會覺得很煩躁,甚至會出現(xiàn)強烈的反抗情緒。
2、容易莫名煩躁,發(fā)脾氣。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情緒是不穩(wěn)定的,而且情緒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差。所以很小一件事就可能引燃他們心中的怒火,從而大發(fā)脾氣。說到孩子叛逆的表現(xiàn)有哪些這個問題,如果自家孩子開始總是莫名的煩躁發(fā)脾氣,那么家長就應該注意看看,孩子是不是已經進入叛逆期了。
3、頂嘴。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和父母頂嘴的次數(shù)也越來越多。我們不妨想想成年人為啥會吵架,還不是因為意見不合,孩子和父母頂嘴也是如此。
智商高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有了自己思考問題的方法,當意見和父母不一致,又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往往會被父母誤認為是頂嘴。
4、與父母唱反調。父母要求做的事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比如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在床上亂蹦,孩子聽后,反而蹦得更有勁了。不理睬父母,寧愿自己玩,也不要父母一起玩。
5、挑戰(zhàn)規(guī)則。故意破壞之前定好的規(guī)矩,層出不窮的提出新要求,和父母講條件。比如家長和孩子說好每晚只可以看半小時的動畫片,可以孩子卻經常違背這個約定,與父母扯皮,要求多看半小時動畫片,否則就不吃飯。
6、對自我形象的關注。叛逆期孩子更加關注自己的外表和其他外部特征,他們可能會花費更多時間來保持其外貌,而不是關注他們的內在品質。
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溝通
1、尊重孩子。家長不應該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長處比較。在與孩子溝通過程中,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語氣。不要總是以一種“我說你聽”的霸權思想來與孩子說話,平時應多以朋友的姿態(tài),平等地與孩子溝通與交流。
2、換位思考。當你對你的孩子無可奈何時,不妨想想自己小時候,家長們也都是有經歷過兒童叛逆期的。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有了共鳴后就會理解孩子,相互間的關系也會更融洽。
3、開放自我。與孩子有效溝通的關鍵在于,雙方是否可以找到共同的興趣與話題。所以,在與孩子溝通過程中,父母不妨學會開放自我,多去了解孩子們的想法,了解孩子們的興趣。只有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有效地溝通,從而相處得更融洽。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千萬不要采取“冷處理”
有些父母面對孩子叛逆的行為時,特別喜歡冷處理,這類父母不贊成以暴制暴的方式,也不贊成妥協(xié)的方式。
并且自認為自己的這種方式比較科學,但其實如果面對孩子叛逆時,父母總是把孩子晾在一邊,孩子會覺得自己不受關注,內心會越來越缺乏安全感。可能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做出更加過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