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的厭學情緒,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和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只有知道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了解到孩子抗拒去上學的原因,才能在不傷害親子關系的前提下解決問題。
男孩子初二就不想上學怎么辦
1、耐心溝通。初中生不肯去上學,這時就需要父母耐心和孩子進行溝通,深入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對未來的規(guī)劃,然后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同時為孩子規(guī)劃好未來。
2、學會認可、表揚孩子。一定要找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遺余力的表揚孩子,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看到自己的價值,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興趣不高常常與學習習慣不好相聯(lián)系,所以家長最好積極觀察自己的孩子,陪伴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有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走上良性發(fā)展的軌道才好。
3、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對學習的信心。多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通過談話不斷地挖掘出孩子身上一直以來被家長所忽視的優(yōu)點,或者是孩子以前做過讓他覺得很有成就的事情等,給與肯定并推及學習,讓他相信自己在學習上也可以得到成就。
4、減少給孩子的壓力。要知道現(xiàn)在的教育制度已經給孩子們很多的壓力了,家長不應該再給了,對孩子的要求是學校的作業(yè)必須無折扣的完成,其余時間自由安排,他可以看書,他也很有興趣涂鴉爬格子,那就自己安排好就可以了,給他自由,讓他快樂成長!
有些孩子不愿意被拘束,往往拘束孩子,導致孩子越來越討厭學習。所以適當?shù)慕o孩子自由,不要天天逼他學習。
男孩子初二不想上學的原因
1、爸爸媽媽期望過高。爸爸媽媽都有一個一同的愿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了讓孩子有個好的出路,拼命的給孩子施加學習的壓力,如果壓力過大,超過了孩子的承受才能,就會導致孩子討厭學習,繁重的學習使命和精神壓力,讓孩子無法承受,也會對家長的做法感到反感。
2、沒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許多孩子對為什么要讀書,很少有自己的考慮和了解,大多數(shù)是趁波逐浪,看到我們讀書我也跟著讀書。甚至許多學生覺得是爸爸媽媽要求我讀書,是教師要求我讀書。也便是說孩子覺得學習是使命,是別人對我的要求,不是自己的需求。
面對孩子的厭學情緒,家長該如何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呢
1、指導孩子學習方法。在輔導孩子時,不要代替孩子學習,養(yǎng)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和遇事退縮的習慣。要教給孩子獲得知識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書,如何獲得自己想要的資料等。
2、要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孩子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他是按照別人的評價去認識自己的。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
對于一個從未完成過作業(yè)的孩子,家長最好讓他先做幾道容易的習題,讓他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再調整作業(yè)的難度。如果孩子的學習不好,不要將失敗的原因歸為孩子不聰明,家長可以從學習態(tài)度、意志力等方面去尋找原因。
3、孩子自我激勵。如果孩子能夠經常自我激勵、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學業(yè)失敗。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其次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暗示,經常對自己說激勵的話,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讓孩子在行動中擺脫消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