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會越來越強。面對父母的說教往往會感到十分的不厭煩,甚至會因此出現頂嘴。發脾氣的行為。孩子為什么會出現叛逆心理呢?下面帶大家來詳細了解下。
孩子為什么會出現叛逆心理
1、家長太嘮叨。很多家長總是給孩子立下許多規矩,一旦孩子觸碰到自己的底線,就會無窮無盡地數落孩子,一次兩次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嘮叨成為常態之后,孩子也會產生疲倦,甚至出現厭煩情緒,導致他們越來越不聽話。
2、家長過于強勢。有些家長在進行教育的時候,總是會認為自己比孩子高人一等,憑借了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證明自己的觀點都是正確的,所以總會告訴孩子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他們并沒有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3、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太高。父母直接為孩子設計好將來的發展方向,要求孩子絕對的服從自己的決定,例如:有的家長不許孩子出去玩、不許看電視等等,這樣的一個強制性灌輸會使孩子產生反感情緒。
4、父母對對孩子過于嚴厲。大多數父母總是以挑剔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成績,然后隨意在外人面前揭露孩子的短處。例如:你看誰誰家孩子語文、數學得了100分,你怎么就考不上呢?”作為家長你可知道這樣的做法無不傷害著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出現叛逆心理,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
1、接受孩子叛逆的一面。其實我們在小的時候也有叛逆的狀態,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接受孩子叛逆的一面,只有這樣的話我們才能了解到孩子的起因經過。不要把我們的孩子看得那么完美,因為這個世界上從來也就沒有完美的人。
當我們能夠用正常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時候,孩子就不會覺得自己被壓迫,自然也會減少反叛的次數。
2、互換角色,深層次了解孩子。其實有的時候父母并沒有做到真正的了解孩子,所以說如果想要正確地面對孩子叛逆的這件事情,我們應當互換角色。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來探討一下,我們平時所做的事情是否很過分,我們是否給予孩子太大的壓力?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改正的就好。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共會經歷哪些叛逆期呢
第一個叛逆期:寶寶叛逆期。孩子2-3歲的時候,就會從之前的“小乖乖”變成一個令人感到無奈的“小惡魔”。凡事總喜歡以“不”字打頭。此時,他的腦袋正在快速構建自己的世界,于是他的意識會認為一切都是他的。所以他需要什么的時候,會直接去拿,而不管這是不是他的。
第二個叛逆期:兒童叛逆期。孩子在6-9歲的時候會迎來第二次叛逆期,通常和他上小學的時期是比較吻合的。由于幼兒生活和小學生活的反差實在太大,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不適應的表現。
于是,父母開始用“講道理”“催促”的方式要求孩子以學習為重。而孩子這個時候仍然希望按照之前的方式生活,還是非常的需要大人,還是會在父母面前毫不害羞地撒嬌,希望父母來為自己解答令自己困惑的事情。于是,爸媽和孩子就會產生一些沖突。
第三個叛逆期:青春叛逆期。孩子在12-15歲之間,還會出現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叛逆期,這通常是伴隨著孩子的青春期而來的。孩子此時的視野和見識變得更加寬闊了,他會發現他學到的內容和看到的社會是不相符的。
此時,他開始嘗試按照社會的方式去理解學校的學習。這在“大人”的眼中是比較“反動的”,于是大人開始了“鎮壓”。最終,基本上會以小孩的無奈接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