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過于的獨斷專行,習慣嚴厲的要求孩子,面對孩子的錯誤,總是會采用極端的吼罵來讓孩子懼怕自己,導致孩子因此變得叛逆而不自知。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下為什么女孩子13歲就叛逆?
為什么女孩子13歲就叛逆
1、家長過多的掌控。不少家長總是喜歡過多的約束孩子們的行為。讓她們什么事情,都聽父母的安排。無論是什么事情,父母都喜歡去掌控孩子們。無論是起床的時間,還是吃飯的時間,都需要由父母來控制。這樣一來,孩子們就會很討厭自己的父母,反而讓孩子們變得更加的逆反。
2、錯誤的榜樣。很多父母一方面在要求孩子的同時,一方面自己卻做不到,比方說大部分的父母都要求孩子盡量少玩手機,但自己卻經常玩手機到深更半夜。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連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卻一味要求孩子做到,這似乎于情于理都不太符合教育的理念,也讓孩子有了充分的理由和家長進行對抗。
3、缺乏關注和關心。孩子有被家長或者其她成人關心關注的需要,如果在孩子身上投入的精力十分有限,常常忽略孩子的感受,較少地與孩子溝通,那么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受控制、不被關心。因此尚不能理性處理問題的孩子就通過對抗來獲得關注。
家長巧用這幾招,改變13歲女孩子的叛逆行為
1、理解叛逆的孩子。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不是每個父母都能理解自己的孩子,往往叛逆的孩子都覺得自己不被家人理解,理解恰好是消除叛逆最好的方法,而傾聽又是理解的最好手段。
在孩子給你訴說時,不要急著去評判,急著下結論,只需要安安靜靜看著孩子,控制自己的嘴巴,避免開口就好,做孩子的傾訴者,不要當孩子的評判者,你會發現經過堅持一段時間,孩子更愿意跟你敞開心扉,也更聽話了。
2、積極的表揚孩子。雖然叛逆的孩子自我感覺良好,可是在她們心里還是有那么一些些的不確定,她們想要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注,可是有時候又找不到合適的方式,有些孩子通過故意搗亂來引起關注。
很多教育家也說過,讓孩子真正學好,是在孩子做對事情的時候,如果孩子做得好,家長給予孩子及時的贊揚,讓孩子更自信,也讓孩子明白只有做對了事情,才會有更多的關注。
3、給孩子更多的選擇權。不要試著去掌控孩子,畢竟誰都想要自由,要給孩子賦予更多的權利,讓孩子自我感覺良好,父母只有放棄對孩子的掌控,才能對孩子產生積極的效果。父母只要告訴孩子不同選擇的結果和利弊,至于選哪個讓孩子自己衡量。
以下這些是女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的表現
1.自我中心:女孩子叛逆期時,總是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對自己的需求更多,很難理解別人的需要。
2.情感波動:女孩子的情感波動在這個時期尤為明顯,會情緒化,情緒忽高忽低,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3.爭吵和挑戰:女孩子叛逆期時,很容易反抗和挑戰權威,與父母、老師或其它權威人物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