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正是孩子性格轉變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的她們會從之前那個父母口中的乖乖女,變成父母最害怕的“熊孩子”,但是在面對叛逆不聽話的孩子時,家長需要注意自己的方法,只有正確的引導,才能讓孩子盡快度過叛逆期。
13歲的女孩子叛逆怎么教育好些
1、積極的剖析女孩叛逆的原因,并適當的對癥處理。有可能是因為孩子覺得社會不公平或者老師對自己不公平,也可能是因為覺得父母關系緊張、與同學關系不好等。
這些問題都容易造成女孩有很強的叛逆心理,父母要耐心解釋,將孩子當作成人來看待,多溝通、傾聽女孩的建設性意見及建議,并積極解決和改正自己的問題。
2、耐心溝通,不要強壓。青春期的孩子具有一定的攻擊性,這是正常的,這是她們自我意識發展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在與孩子溝通教育的時候,不能用自己的權威身份對孩子進行強壓,說什么“我就是對的”這類的話,而應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3、保持穩定的情緒。叛逆期的孩子情緒多變,很容易去惹怒我們,我們會為此訓斥孩子,其實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只會導致孩子愈發抗拒,并不利于形成好的溝通氛圍。
因此需要我們保持平穩的情緒,我們要了解叛逆期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階段,受到不同成長環境的不同,每個孩子的叛逆程度不同,需要我們盡可能的了解孩子為什么會出現叛逆行為,是什么引起了孩子的情緒波動。
4、誠心與孩子交朋友。孩子雖然小,但是也懂得平等是最溫暖的愛,父母只有與孩子平等才能做到將心換心。如果父母放下架子學會跟孩子交朋友,孩子會樂于接受并積極配合。
一般朋友之間的交流環境是寬松愉悅的,和孩子真正成為了朋友,孩子才能敢于在父母面前敞開心扉,一旦發現孩子有什么不解和謎團和心結,做父母的要學會察言觀色、尋找最佳的溝通方法。
5、學會傾聽。孩子的叛逆往往源于內心的掙扎,需求和想法被誤解或忽略。作為家長,我們要傾聽孩子的心聲,理解她們內心的想法和需求。與孩子進行坦誠的對話,并嘗試為她們的想法和感受找到解決方案。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到被理解和被重視,從而減少她們的叛逆情緒。
13歲女兒叛逆家長怎么辦
1、父母應該尊重女孩的個性。尊重女孩的想法和感受,讓她們感到被理解和接受。這將有助于建立信任和積極的關系,從而更容易與女孩溝通和交流。
2、父母應該設定清晰的規則和界限。這些規則應該是公平和合理的,以便女孩可以理解它們的意義。如果女孩違反了規則,父母應該采取適當的措施,例如取消她的某些特權或限制她的活動。
3、父母應該鼓勵女孩參與積極的活動。這包括學習、體育活動、志愿者工作等。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女孩發展她們的技能和興趣愛好,同時提高她們的自尊心。
教育孩子家長必須以身作則
家長的言傳身教還是很重要的,13歲的年紀可塑性很強,你的以身作則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不用特意的囑托,她就能做得很好,以身作則主要體現在兩點:
一是對內在的自我約束,用行動感染孩子。比如你說你要減肥,那就付諸于行動,做出詳實的減肥計劃,并切實的實施,讓孩子看到你的行動力與自律能力,給孩子樹立說到做到的形象。
二是對外在的誠實守信,用言語影響孩子。比如答應孩子的事情要做到,與孩子許下的約定要兌現,如果不能做到無法兌現,要跟孩子說明原因,并承諾作出補償,言而有信會提高孩子對你的信任度,孩子才會信服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