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教叛逆期的孩子時,家長一定要避免武力或者其他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因為這樣只會起到一時的效果,并不能長久的改善孩子這種情況,甚至還可能會引起他們更為強烈的逆反心理。
如何處理叛逆期的孩子
1、萬變不離其宗,還是要溝通。溝通這兩個字每個人都會告訴你,但我想告訴你為什么要溝通。孩子在叛逆期的時候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愛想”,這個時候的孩子不僅愛動,還容易多愁善感并多想。
家長對于家庭事務要及時和孩子溝通,不讓他胡亂猜測,“無中生有,患得患失”雖然咱們現在覺得可笑,但這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理解就好!
2、平等對待不對比。大人和小孩子溝通的時候,不能把自己放在一個特別高的地方,而把孩子看作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我的想法。
所以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尤其是孩子叛逆期時,一定要平等對待,更不能用“別人家的孩子”去對比,將別人家孩子優點和自己孩子缺點去做比較,這樣是非常容易傷孩子自尊,而且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
3、認真傾聽,不漠視不雙標。孩子進入叛逆期,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明顯增強,他們需要有自己的空間,更需要家長能夠耐下心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迷茫與矛盾,若這些迷茫無處發泄,被家長認為是無病呻吟,那么孩子只能通過逆反的形式發泄、發聲。
他們既是我們的孩子,也是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他們無法只做一個懂事、聽話,大人說什么就是什么的孩子,當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時,我們就要認清孩子已經成長,需要我們放下架子俯身傾聽。
4、讓孩子自己嘗試做決定。叛逆期的孩子實際上有一個心理就是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能夠自己去做一些決定了。但是他們這種心理在家長眼里就是不聽話、叛逆的表現。
有時候家長也要打破常規教育的魚缸,讓孩子的成長多一種可能性。也許你多讓孩子嘗試做決定,他就不會對你的決定出現違背或者是不執行了。家長要把叛逆期的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人對待,而不是一副自己就是真理的姿態,這樣孩子也不會做出太多叛逆的行為。
孩子進入叛逆期的時間
第一次:0-2歲的階段。對于孩子第一次的叛逆期,發展心理學認為:孩子大概在2歲左右進入“第一反抗期”,開始有“我”的意識,通過大膽探索來理解世界。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特征就是比較任性、經??摁[。
第二次:7-9歲兒童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孩子特征是:做事拖拉磨蹭,而且越催越慢;特別愛頂嘴;做事情喜歡找借口;自尊心很強,很難接受批評??傁矚g和父母“唱反調”,父母越催促、越壓迫,孩子越和你反著來。
第三次:12-18歲青春期。大多數父母比較焦慮和束手無策的時候,就是在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溝通。這個階段的孩子特征是:開始關注自己的外在;渴望有自己的空間獨處;很敏感,經常會因為小事情和父母發生爭執;對外界信息很關注。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要怎么辦
青春期的孩子他們雖然叛逆,不希望家長過多的教育,但是他們畢竟是未成年人,生活缺少經驗,心智也不夠成熟。所以,為了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少走彎路,家長需要給孩子做好人生的向導。
但是因為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不喜歡聽家長嘮叨,那么家長就要改變教育的方式。采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在孩子愿意聽你教導的時間,簡潔的、清楚的,條理的、有針對性的給他們提出可供參考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