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不像之前那樣對父母言聽計從了,而是開始會反駁父母的意見,跟父母頂嘴,做出一些讓父母生氣而且無奈的行為,尤其是叛逆期的女孩子,更是讓父母感到束手無策。
如何處理叛逆期的女孩子
1、正確的表達。相比起男孩,女孩的往往會更加敏感細膩一些。我們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應該注意自己的溝通方式,學會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不管不顧的一頓臭罵。過于急躁的處理方式,反而會讓孩子誤會自己的想法,導致孩子產生抵觸的心理。
2、學會讓步。如果孩子情緒很激動,那么建議家長不要和孩子硬碰硬,可以跟孩子說:你現在的情緒不是很平靜,我們等下再說。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情緒而激動,這樣只能讓你們的關系變得更差,我們需要給孩子一個緩和情緒的時間,也要塑造一個有力的榜樣。
3、不能讓批評傷害孩子的自尊。家長應當心平氣和的和孩子說話,幫助孩子認識到錯誤的同時,還能讓孩子接受家長給的建議。如果家長在跟孩子交流的過程中,選擇了錯誤的方式,也不要著急,女孩子內心敏感,容易受傷,但是她們也很容易感受到父母的愛。
4、要關心孩子的日常生活。不能老是開門見山的問孩子成績,家長平時和孩子的談話可以從生活的瑣事開始切入話題慢慢轉變到學校的人和事上,最后才能和孩子談學習,這樣孩子會覺得父母是愛她這個人,而不是她的成績和學習。
5、減少控制欲,給予孩子一定空間。有女孩的家長普遍會對孩子管的比較嚴格一點,這無可厚非,但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后,一身反骨,對于家長的說教并不領情。
我們也不必凡事上綱上線,盡量減少一下控制欲,給予孩子相對寬裕的空間,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合理安排時間,不隨意窺探孩子隱私,尊重孩子也會獲得孩子的尊重。
6、理解是最好的強心劑。千言萬語不如一句“我理解你”,所以會接納包容孩子。家長需要有同理心,需要學會換位思考,更需要放下作為家長的架子,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真心地認可孩子的成長,為孩子的夢想加以鼓勵。你的支持與幫助會讓孩子更加自信,同時孩子也會知道父母永遠是自己堅強的后盾。
孩子進入叛逆期原因
1、傳統思想影響著一些家長。長期的家長專制思想在一些家長中仍然存在,家長對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識,總認為孩子還不成熟,要絕對服從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則就是“忤逆” “對著干”,這樣無意間克制了孩子的天性釋放。
2、父母與子女缺乏雙向交流,產生思想矛盾。隨著子女的成長,獨立意識漸強,要求有自己的處事方式,不希望受到過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長出于對子女的保護,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辦,這樣子女的渴望獨立與家長不恰當的好意關心,就會產生思想上的沖突、矛盾。
如何跟叛逆期孩子溝通
很多時候,親子之間的代溝,既是來自于親子之間的溝通障礙,也是來自于彼此的年齡差距。成人的世界,和孩子是不一樣的。
家長千萬不要以為孩子的世界,就多么簡單。實際上,孩子們的世界,有可能比成人的世界還要復雜。然而,很多家長在考慮孩子的問題時,會單純從自己成年人的角度思考。這種角度看待問題,得出的結論,很有可能并不適用于孩子的世界。
所以,要想真正能夠與孩子在正確的道路上交流,和孩子更好的溝通,最重要的,是需要換位思考。只有從多個角度出發,在孩子的位置上思考過問題后,家長才能真正明白,到底該如何與孩子更好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