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不寫作業,家長們在面對這種情況時,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用極端的語言指責孩子;保持耐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初三孩子不寫作業是什么心理
1、老師的原因。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基本上很難完成。上個學期末有個二年級的家長向我求助,說老師布置的作業很不合理,每天要做三張試卷,語文要把后面的生字抄一遍,每個生字抄兩行,每天晚上做到12點都完成不了。這布置作業實在太多,遠遠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圍!
遇到這種情況,有家長向老師反映,老師也會適當調整,可是,這么大作業量會讓孩子引起恐懼與反感,自然就不想寫作業了。
2、家長的原因。有些家長用命令的語氣與孩子溝通,孩子接受到的信息是被命令、被控制,這種情況孩子不是行動,而是拒絕。當家長命令孩子寫作業時,他已經本能地在抵抗了。家長不適當的語言還會傷害孩子自尊心,可能孩子弱小,不知道怎么反抗,只能把怨氣發到寫作業上,引起厭倦寫作業。
3、孩子本身的原因。孩子不想寫作業,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學習不感興趣,在他們看來,作業是為了家長或老師不得不做的事情,是學習外的額外負擔,所以,能拖就拖,很多時候都是應付了事。孩子自身磨蹭,做事情沒有效率,導致寫作業也沒有效率,寫得很辛苦,每次都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勉強完成。
初三孩子不寫作業的解決方法
1、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孩子上初中后,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會對他們的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以便更好地幫助他們。
比如,孩子可能會出現逆反心理,表現為不服從、不聽話等行為;還可能會出現焦慮、壓力、孤獨等負面情緒。家長需要通過與孩子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幫助他們緩解壓力,增強自信心。
2、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上初中后,學習任務變得更復雜、更多樣化,需要孩子們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定時定量地完成作業、復習課堂知識、做好筆記等。
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讓孩子明確每天需要完成什么任務,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支持。當孩子遇到學習困難時,家長需要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支持。但是,家長也需要注意適度,不要過度干涉孩子的學習,否則會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家長可以通過與孩子交流、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鼓勵孩子等方式,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
4、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除了學習,孩子還需要有豐富的興趣愛好,這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都很有好處。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發掘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音樂、繪畫、運動等,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成長。通過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讓他們更積極地面對學習任務。
家長在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時,要避免的幾種錯誤教育方式
1、說教式,講各種大道理。
2、威逼利誘。
3、極端措施,如打罵、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