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學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會非常的看重,但是現在孩子厭學的情況也有很多,對于孩子的這種厭學情況,家長一定要注意引導,讓孩子重視學習。
如果孩子不愛學習怎么辦
1、給孩子講一些和科目相關的故事。讓孩子產生興趣,首要的是讓孩子對這一科目好奇,感覺這一科目與眾不同,或者親身參與或動手操作過和科目有關的實驗和活動等。
所以,父母要尋找一些和科目相關的故事,實驗、活動等,來講給孩子聽,讓孩子參與、體驗一下,讓孩子知道這一科目不光是課本上的文字,而是看到這一科目新奇或與眾不同的地方。而且,父母對一學習領域的興奮和熱情,也能感染孩子對這一科目產生興趣。
2、通過游戲的方式來進行學習。我們都知道“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但是孩子不知道,父母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知道書中的樂趣所在。
孩子之所以喜歡玩電子游戲,不喜歡學習,是因為電子游戲有趣,很簡單的就能看出來,而書,只有學到深處才能感覺到。所以,父母可以把學習變化成游戲的方法,讓孩子看到其中的樂趣。
3、讓孩子感覺所學的東西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會有這樣的體會,有用的東西才愿意學,所以,孩子也是一樣的,讓孩子感覺到所學的東西能在實際生活中用到,孩子才會用心的去學。
所以,父母要根據孩子的情況,把孩子所學習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練習起來,讓孩子多用一用,這樣孩子才感覺所學的東西有用,當孩子用他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用了,而且是做的很好,也會很有成就感,孩子反而會更喜歡學習的。
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
1、學習負擔過重。現在的父母都給孩子寄予極高的期望,非常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使得孩子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學習素質差的孩子,常感到完成好功課十分吃力,需要加班加點,即使如此,也還是成績平平,從而感到有思想負擔,整天心事重重的樣子。
成績好一些的孩子如果稍有放松,處理不好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也很容易在激烈的學習競爭中掉隊,產生心理負擔。
2、意志薄弱,耐挫力差。許多孩子雖然主觀上有學習的愿望,但學習畢竟是一項艱苦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時間及毅力,中小學階段幾乎都是獨生子女,是父母的寵兒,生活中的任何困難幾乎都是父母幫助解決,因此很多學生堅持性差,意志薄弱。
一旦碰到困難便打退堂鼓,害怕去學、去動腦,長期下去,便產生厭學情緒。
3、自身原因。孩子的學習方法不對,有些孩子天生就不愛學習,又沒有正確的引導,結果導致孩子本來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比較弱,然后長期拼命學習但是成績一直不好,那肯定要喪失信心,對學習產生恐懼了。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試試這樣做
一、父母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父母要經常讀書、讀雜志、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告訴孩子你所學到的各種新鮮有趣的知識,經常詢問孩子在學校里學到哪些新知識。讓孩子感覺到你對學習的興趣,孩子就會受到熏陶。
二、鼓勵孩子多嘗試,找到興趣點。培養學習興趣,首先要觀察孩子的興趣是什么,從他感興趣的事入手,然后把興趣變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對于那些不知道自己興趣在哪兒的孩子,可以先嘗試不同的事情直到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
三、引導孩子體會學習的快樂。只有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才有可能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可以這樣問:“感覺怎么樣,背完這首詩你是不是很快樂。”這樣主動引導他,讓他主動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他學會了一首詩,讓他體會到那種成就感,價值感。
四、走出去,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可以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圖書館,帶孩子走入大自然去郊游、旅游,引起他認識事物、研究事物的興趣。讓他對更廣闊的世界產生向往,渴望獲得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