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作為一門副科存在,導致很多的家長和孩子都會忽視它的存在,從而減少學習地理的時間,就會導致孩子地理成績差的情況出現,對于孩子的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及時關注,及時引導,幫助孩子把地理成績提高上來。
小孩地理不好怎么辦
1、好好利用地理地圖冊。地圖冊是學習地里的重要工具,每一位同學學習地理需要選擇一本圖像清晰內容詳細的地圖冊。在學習過程中要時常翻閱,必要時用用半透明描摹紙描摹,加深記憶。如果將各區的各種地圖牢記于心,對于做題是非常有幫助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做題速度與做題效率。
2、準備兩個本子。一個用來整理錯題,重點是將日常做過的題目中的中、高難度錯題的難點、易錯點等整理在本子上;另一個是學習筆記,重點是記錄復習過程中自己的體會、思路、總結的方法等等,不時地翻看,對于鞏固學習效果很有裨益。
也許有的學生嫌麻煩,覺得記在一個本子上就行了,但并不建議這樣做,錯題本是錯題本,筆記本是筆記本,它們承載的功能是不同的,如果能夠養成良好的整理錯題本、整理筆記本的習慣,日積月累,對于學習成績的提高一定會起到作用的。
3、地理大題可以多背模板。地理主觀題是有一定規律可尋的,不需要孩子自己去思考、總結怎么答題,因為地理知識每年就考那么多,學霸們已經總結了一套合適的答題模板,如高考地理18種大題必背,所以大家只要背會了并加以靈活運用就可以了。
4、勤歸納會比較。地理差想補救,要勤于思考,注重平時的積累,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干,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用聯系的方法來表達頭腦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論,把隱性的知識顯性化、可視化。
5、課后復習。每次上完課后要及時復習,溫故知新,查漏補缺,發現問題,及時補救。有問題常找老師和同學探討,養成刨根問底,窮追不舍,不搞清楚決不罷休的學習習慣。每一章節學完后,要把整個章節的知識進行全面復習,歸納總結,把零散的知識系統化,期中期末考試前也要針對考試范圍全面復習。
小孩地理不好的原因
1、缺乏學習主動性。許多認為地理是副科或者認為要開卷考試。課本、資料上的習題從不主動解答,等待老師講解,對自己不負責任,學習上的消極情緒嚴重,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
2、學習方法不科學。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系,只是沉睡在數理化作業里,對地理知識一知半解,死記硬背。
3、沒有及時復習鞏固。根據艾賓浩斯研究的遺忘曲線可以知道,在接觸新知識的最初階段是忘得最快的。因此,在此期間就應及時復習,否則學過即忘,以至于看到題目就產生畏懼感,不愿解題,對課本的基本知識、定理、定律熟練程度不夠,地理成績也就自然不能提高。
提高孩子地理成績的方法有哪些
1、查漏補缺。讓孩子了解哪些地理知識點掌握的不好,重點針對掌握不足的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建議選擇參加暑期班或者請地理老師或地理專業人士輔導孩子。
2、觀察周圍環境。地理學不是只在課堂上進行學習的。建議帶孩子一起到戶外去觀察周圍環境,了解不同的自然條件和地形,親身感受地理知識,讓孩子在實際中學習更有興趣。
3、多做地圖練習。地理與地圖有關,讓孩子多接觸地圖,并多做地圖練習,可以提高孩子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
4、學習地理概念。地理學中有很多概念,這些概念是地理知識的核心。建議讓孩子把地理概念記在筆記本上,每次學習都要查看,逐漸建立自己的地理概念庫,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