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格主要受家庭教育的影響,所以想要孩子獲得自信,就需要家長在平時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改掉一些影響孩子自信的因素,讓孩子能夠擁有自信。那么,孩子不自信膽小源于家庭哪些因素呢?
孩子不自信膽小源于家庭哪些因素
一、家庭不和睦。溫暖、和諧的家庭是家長最該給孩子的,比物質要重要的多。如家庭氛圍不和諧,夫妻之間經常吵架且完全不避諱孩子,孩子長期處于壓抑、焦慮的環境中,內心嚴重缺乏安全感,就會養成自卑膽小、敏感等負面性格。
二、斤斤計較的家庭。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過度節儉不是。家長過度節儉,孩子正常的需求都不去滿足,上小學、初中了還總給孩子穿撿別人的舊衣服鞋子。孩子此時自尊心已經很強了,家長過于吝嗇會讓孩子在同學面前自覺低人一等,也容易形成自卑、膽小的性格。
小時候在貧窮中長大的孩子,這種貧窮是深入骨髓中的,會跟隨他們一輩子,就算以后有錢了也難以抹去。
三、對孩子期望太高。家長應當給孩子設置目標,但那種目標應該是符合實際的,孩子努力跳一跳就能摸得著的那種。如果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期中考試孩子第三十名,下次月考就要讓孩子考到前十名,已經超出了孩子的實力范圍。
家長期望太高,會讓孩子覺得失落、自責,認為是自己能力不行才不能達到爸媽的期望,進而自暴自棄,自信心喪失。
四、經常吼罵孩子。孩子自信、開朗等良好性格都離不開家長的稱贊,家長的鼓勵能讓孩子獲得源源不斷的力量,支持他去挑戰自己。相反,如果家長經常吼罵、貶低孩子,孩子就會漸漸的失去對自己的信心,認為自己就是爸媽口中的“笨孩子”,干脆破罐子破摔。
孩子不自信膽小怎么教育
1、給予孩子認可和鼓勵。很多家長在教育當中都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孩子一被表揚心就飄了,就會放松,可在正確的時候表示認可并給予鼓勵,有時候比潑冷水,對孩子的激勵作用更大。孩子還在成長中,他渴望得到身邊最親近的人的支持和肯定,如果連自己的家長都不能肯定自己,孩子自然會喪失信心。
2、給予孩子鍛煉的機會。孩子不斷成長,總要獨立面對一些事情,所以家長們不能事事都沖在前面替孩子擋著,應該在孩子具備一定能力的時候,給予他一些機會去鍛煉和提升自己,像一些簡單的家務、跑腿工作等等,都可以鍛煉孩子的生活能力。
當然了,孩子剛開始做的時候難免會手忙腳亂,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千萬不要嘲笑孩子,你的耐心引導,會讓孩子更有自信。
3、給予孩子合適的目標。每個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都應該注意一點,那就是客觀去看待孩子,從客觀角度人們往往更容易發現孩子身上的優勢以及劣勢,當家長認清楚孩子的能力時,才可以給予其一個不那么高,但又能有所提升的目標,每次一個小目標。
次數多了家長就會發現,孩子已經進步很多了,同時孩子也可以發現自己的潛能,自信心會更強。
孩子不自信的影響
1、孩子會變得膽小。人一旦沒有了自信,肯定會養成一個膽小的性格,有些家長會覺得膽小一點會讓孩子以后變得更加謹慎,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想法。膽小會讓一個人做什么事情都會畏頭畏尾,在學校里,在社會上,一般受欺負的都是膽小怕事的人。
謹慎是說一個人非常的細心,對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發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不自信一直摧殘著孩子心理健康,長時間的壓力下,會讓孩子形成一個自卑孤僻的性格,嚴重的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語言交流等方面,最終成為問題兒童。
2、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因為不自信孩子就會有自卑心理,讓孩子會不敢結交朋友,不敢去與別人接觸交流,甚至不敢拋頭露面,久而久之,孩子的交友圈就會越來越小。在學校里沒有能一起玩耍的朋友;在工作中沒有人愿意與他接觸;在愛情里不敢主動的對自己喜歡的女孩子開口等,慢慢的只剩下孤獨的自己。
3、缺少融入集體的意識和勇氣。由于不不自信,自己也不太主動參加集體活動,對集體生活缺少親身體驗和感受,會讓孩子喪失集體榮譽感。面對挫折和困難會沒有勇氣去承擔,害怕競爭,害怕面對,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遲早是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