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自信膽小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性格方面的問題了,孩子膽小懦弱不自信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問題,需要家長通過多方面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克服,具體有哪些方法呢?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不自信膽小怎么辦
1、多鼓勵孩子。我們對孩子的夸獎,怎么浮夸都不為過,孩子會因為我們的夸獎更加有信心。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表揚,孩子也不例外。由于孩子的生活經歷和經驗較少,所以做事情容易失敗,從而導致孩子常常缺乏勇氣,害怕失敗,害怕我們的批評和指責。
這時,如果我們能適時地給他一些鼓勵,孩子就會勇氣倍增,把事情做得更好。
2、給孩子一個溫馨的家。“在充滿愛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都會有高的自我肯定力。”為了幫助孩子克服羞怯心理,我們要給孩子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這樣孩子才會有勇氣,有自信。在家庭教育中,我們不要濫用權威,逼孩子就范,而要多征求和尊重孩子的意見。這對于幫助孩子克服自卑、羞怯情緒十分有利。
3、帶孩子多交朋友。我們要鼓勵孩子多與人交往,并多給孩子創造與人交往的機會。另外,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尤其是孩子在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時,就會情緒高漲、自信心增強,這對擺脫羞怯心理很有好處。
孩子不自信膽小的原因
1、過少接觸外人。有的孩子從小就光待在家里,尤其是老人照看的孩子,除了父母、長輩,很少和同齡的小朋友在一塊玩耍,所以接觸外人的機會比較少,這樣孩子的社交能力就得不到鍛煉,所以在見到生人的時候會害怕,依賴性較強,無法獨立的適應環境。
所以家長要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一下,這樣能讓孩子與別人有更多的交流,慢慢的克服自身的膽小和害羞。
2、經常的指責、否定孩子。很多父母都喜歡“批評式教育”,不管孩子遇到什么事情都習慣用教育的口吻對孩子說,其實孩子內心極度渴望被父母肯定、贊賞,如果父母能夸獎孩子幾句,孩子會比得到任何獎品都要開心,而且也更有前進的動力。
但我們父母總喜歡將自己孩子的短處與別的孩子的長處相比,本意是為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但殊不知,這很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變得自卑膽小。
3、保護過度。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有的小孩在前面跑的時候,家長總會在后面喊著,慢點慢點,別跑了會摔倒的。
現在絕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對于孩子總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都舍不得讓孩子去體驗與感受,但殊不知過度的保護會讓孩子失去面對陌生事物的勇氣,讓孩子變得膽小,正是因為父母的過度保護,才養成孩子膽小怕事的性格,一旦離開了父母這個“保護傘”,孩子會變得不知所措。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
1、不做強勢父母,尊重和理解孩子,把他當成是朋友,少用命令語氣,多用商量口吻,讓孩子在父母面前有尊嚴。
2、認真傾聽孩子說話,認真對待孩子的要求,給他自我選擇的權利,比如自己選擇穿什么衣服、買什么文具,不要否定他的眼光。父母有參考權,沒有選擇權。
3、鼓勵和陪伴孩子去嘗試和探索,做他堅強的后盾。
4、當孩子受挫或失敗時,不批評,不指責,不嘲諷,不打擊,更不要表現緊張、驚慌失措地上前安慰,而是要表現得沉著冷靜,陪他感受失望、打擊,陪伴他重新嘗試、挑戰。
5、培養孩子自理自立的能力,讓他養成按計劃做事情的習慣。不過度保護,不代替孩子成長,孩子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滿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