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有一些孩子總是表現出很自卑,無論做任何事情,他們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其實這就是一種缺乏自信的表現,那么,當自己的孩子有這種表現的時候,家長應該怎么引導呢?
青春期孩子不自信怎么辦
一、找出優點,增強自信心。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發現孩子不是太自信,一定要記著樹立孩子這樣的信念:“我是獨一無二的,我有別人沒有的優點,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是最棒的!”同時記得跟孩子說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都缺點與優點,我們不能拿自己的缺點去跟別人的優點對比,要保持自信,對自己充滿信心。
光是樹立的正確信念不夠,家長還要想辦法幫助孩子發現或者培養自身的優點,鞏固自信,可以先從小優點找起,比如孝順,愛勞動,懂事,講文明等等,發掘出優點后要鼓勵孩子堅持鞏固優點,讓孩子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展示出自己的風采,自信心十足,那樣孩子就會減少自卑感。
二、更多的肯定,注意說話方式。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以鼓勵為主,即使需要批評的時候,也要記得注意說話方式,多說一些肯定的話語,這些肯定的話語是肯定能激發孩子的自信的,從而克服自卑感。
三、總結失敗原因,大膽挑戰困難。家長要給孩子傳達一個這樣的觀念:“人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失敗和困難是在所難免的,遇到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一蹶不振!”這時候那些勵志類的書籍和人物傳記就派上用場啦,所以當孩子遭受挫折的時候,要讓孩子學會分析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又針對性地去改進。
青春期孩子不自信的原因
1、總是把自己和他人進行比較。很多家長總認為比較能夠激勵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好,總是有意無意間拿自家孩子和別人家孩子作比較。初心是想孩子學習別人優點,結果事與愿違,常作比較會降低孩子的自信心。
導致孩子長大后也總愛自己拿自己和別人比較,實際上,跟人比較對自己的自信心,自己的內驅動力沒有任何幫助。
2、不相信或不知道自己擁有自己重視的品質或價值觀。如果你覺的勤奮不重要,會偷懶才重要,你覺得聰明不重要,只要踏實就行,這時可能就無所謂。如果說勤奮對我媽媽來說很重要,我覺得一般般,但只要你認同這個價值觀,就會不自信。
你覺得聰明很重要,無論這個價值觀是自己認為的或者家庭灌輸的,但是你覺得自己笨,就會造成不自信。
如何幫助孩子找到自信
1、接納孩子。比孩子自卑更嚴重的是父母對他的失望和絕望,接納的原因是因為孩子的行為出現問題,而人是好的,接納是在尊重人的基礎上,然后幫助他改進行為,不接納而否定才是最大的問題。其實,不管孩子出現多嚴重的問題,我們接納要看到他的努力改進之后變得優秀的未來,對他充滿信心。
2、讓孩子的思維處于積極樂觀的狀態。30歲前是父母給的,30歲后是自己修煉而來的,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正確的引導,讓孩子的思維和畫面處于積極樂觀的狀態,孩子才有信心從低谷中爬起來,才會變得更優秀。
3、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多去挖掘孩子一生的優勢,讓他發揮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