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的孩子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判斷能力,如果出現了偷東西的行為,那家長一定要給予重視,千萬不要放任不管,或者一味地縱容他們,而是應該積極引導,讓孩子改正掉這種不良行為。
發現7歲孩子偷東西怎么辦
1、相信孩子。不要把行為定性成品行問題,給孩子貼上“小偷”標簽。7歲左右的孩子,其實還沒有形成道德意識,很可能沒有“偷”的概念,或者這種行為的嚴重性。
向孩子了解情況,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這樣家長和孩子能夠站在同一戰線,共同解決問題,而不是家長指責孩子的對立狀態。孩子感受到被接納和包容,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信任,更容易樹立自己的正面形象,做出積極的行為。
2、明確界限。明確地讓孩子明白,偷東西違反社會規則,是絕對不能做的事情。幫助孩子想辦法,如何用合理合法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最后,勇敢承擔責任。對于已經發生的偷東西行為,家長和孩子商量,要如何彌補錯誤。該道歉的道歉,該賠償的賠償。
3、學會如何寬容孩子犯的錯。沒有哪個孩子不是從無知一路進步、成長起來的,要說這世上沒有會犯錯的孩子,那是不可能的。
大人應該學會寬容地對待孩子的錯誤,對孩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并讓他懂得:不是故意、惡意或因為不小心犯的錯,可以得到原諒和寬容;但是,惡意或者故意的錯誤就必須接受懲罰。
4、不要一個勁地責罵孩子。當孩子做了錯事,大人要及時指出他錯在哪,告訴他怎樣去及時改正。而不是在他犯了錯時,一個勁地指責,批評孩子,這樣做的結果反而會讓他厭惡、遠離,還會讓他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影響親子關系。
父母不僅是孩子的伙伴,更是啟蒙者,當孩子犯錯時,大人一定要學會冷靜,正確的去引導并且幫助他們分析,分析經過,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后去糾正,這才是最好的做法。
7歲孩子偷東西的原因
1、家長沒有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的需求可以分為兩種:心理需求和物質需求。很多父母忙于工作,缺少時間陪伴和關心孩子,孩子缺乏關愛,可能就會故意偷東西,以此來吸引家長的關注。
另一種情況是,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嚴苛,只有孩子達到家長提出的要求時才能得到獎勵,對孩子的物質需要過分壓制,導致孩子只能通過偷的方式,來快速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
2、受家庭或同伴影響。父母、家中長輩沒有給孩子做出不良的示范,喜歡隨手取用別人的東西或是愛貪小便宜;或者是孩子身邊的同學、玩伴,有愛拿別人東西的習慣,孩子很容易耳濡目染,有樣學樣,沾上“偷東西”的壞習慣。
當發現孩子偷東西后,家長做好三件事很重要
1、了解孩子偷東西的原因。當發現孩子偷東西時,家長先別急著責怪他,而是先引導他說出原因,是不是孩子確實有需要的東西,而零用錢又不夠,或者是為了攀比而去偷東西。
2、告訴孩子他錯在了哪里。了解完原因后,家長應告訴孩子,無論是哪種原因,偷東西都是不對的,絕對不能再有第二次。
3、正確處理。如果孩子是因為零花錢不夠才出現偷東西的行為,家長可以適當的給孩子多一些零花錢,并教給他記賬,避免他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