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發現孩子有偷東西的行為時,都會采取一些粗暴的方式去制止,但這樣的方式只對一小部分孩子有效,有些孩子依舊屢教不改,甚至變本加厲,讓父母感到非常苦惱。
7歲孩子偷東西屢教不改怎么辦
1、和孩子溝通,了解原因。當發現孩子偷東西時,家長先別急著責怪他,而是應該先引導孩子說出原因,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接納他當時的感受,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2、幫助孩子形成正確意識。一個人的意識教育很重要。當孩子有了良好的意識,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別人的,并知道別人的東西是不可以輕易拿取的。
這時的孩子就形成了物品的所屬意識,在孩子明白物品的所屬關系后,可以教孩子通過讓大人同意的方式來獲得玩具,而不是私下獲取。
3、不給孩子貼上“偷”的標簽。孩子還小,自我意識比較薄弱,這時的孩子可能并分不清偷拿的行為。在孩子心里,并沒有偷拿的意識。
偶爾孩子出現了偷拿行為時,家長們切記不要輕易的給孩子貼上偷拿的標簽。其實,孩子拿別人東西的行為并不需要上升到道德高度,所以家長千萬不要把“偷東西”,這樣錯誤的判斷用在孩子身上。
4、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讓孩子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讓孩子考慮被偷人的感受。告訴孩子:“你看,你的東西未經你準許就被拿走了,你很生氣也很傷心。如果你沒有經過別人同意把東西拿走,別人也會很傷心。”
5、鼓勵孩子承擔責任。在父母第一次發現他們的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后,就要要求孩子把拿了的東西歸還并向別人道歉,讓孩子明辨是非后,他們應該積極彌補自己的錯誤。
6、給孩子零花錢,引導正確消費。為了防止孩子隨意偷別人的東西,家長一定要合理滿足購物消費的需要,這就需要定期給孩子零花錢,引導孩子有計劃花錢。
7歲孩子偷東西屢教不改的原因
1、父母的縱容。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還沒有分辨對錯的能力,他們在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就會的不自覺的想要據為己有,當孩子把別人的東西,或者公共場所的東西的帶走的時候,父母若是不進行阻止,孩子就不會知道這是錯誤的。
2、對孩子的零花錢太苛刻。有些家長害怕孩子亂花錢,就不怎么給孩子零花錢,可是現在的生活水平普遍的提高了,同學們都會買東西,時間久了以后孩子一定會有眼紅,也想要同樣的東西,可是自己沒錢,給父母要又不給,那該怎么辦呢?就只有偷了。
3、虛榮的攀比心理。隨著孩子的長大,虛榮心也會隨之出現。有的時候,他們會虛榮心地要一些新潮時髦的玩具或文具,因為其他小朋友都有,自己沒有就會被小朋友嘲笑,這樣會很丟人。
為了不被同齡小朋友嘲笑,也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孩子就會選擇偷偷拿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甚至會出現偷爸媽的錢來買某個東西的行為。
孩子偷錢,家長該如何正確教育
當孩子做了錯事,大人要及時指出他錯在哪,告訴他怎樣去及時改正。而不是在他犯了錯時,一個勁地指責,批評孩子,這樣做的結果反而會讓他厭惡、遠離,還會讓他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影響親子關系。
父母不僅是孩子的伙伴,更是啟蒙者,當孩子犯錯時,大人一定要學會冷靜,正確的去引導并且幫助他們分析,分析經過,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后去糾正,這才是最好的做法。